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T细胞功能异常、B细胞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和器官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据估计: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超过万,位居全球首位,该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患病率在女性患者中接近1/0,特别是15岁—40岁生育期女性。
这是因为女性雌激素高、泌乳素高,这些刺激因素在女性青春期(特别是在月经初潮、妊娠初期、产后)这一阶段特别高,有时女性还会吃一些含有雌激素避孕药,因此育龄妇女比较容易得红斑狼疮。
发病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细胞稳态的失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2(Th2)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细胞(Trgs)比例的失衡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基础。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多能干细胞。有研究发现UC-MSCs可以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体内和体外上调Trg细胞水平,下调Th17细胞水平。
背景: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研究,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已发现多种miR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异常表达,其中miR-1在多发性肌炎中呈低表达,miR-1-3p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相关的miRNA之一。
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目标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使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miRNAs调节大约90%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并在各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包括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以及免疫稳态的维持。免疫调节: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对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Th17/Trg)分化的调节,维持其免疫平衡。01基础研究LI等研究发现miR--3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表达上调,过表达miR--3p削弱了UC-MSCs在MRL/lpr小鼠中的治疗作用。由此可见,不同的mi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不同。
02临床研究案例一
目的:研究miR-1-5p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选取疾病活动期30-60岁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8例,
结果与结论
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iR-1-5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图1所示
②结果显示,miR-1-5p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Trg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过表达miR-1-5p可以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g细胞的分化和增殖。miR-1-5p通过上调Trg细胞表达调节Th17/Trg的免疫失衡,同时也调节Th1/Th2的免疫失衡,表4、表5所示。
案例二
WANG等[1]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活动期和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对40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SLEDAI评分在随访3,6,9,12个月时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和补体C3水平在移植治疗后升高,6个月时达到峰值,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均下降,随访3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案例三
GU等[2]在一项单中心临床试验中,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81例疾病活动期的难治性狼疮肾炎患者,进行12个月的定期随访,结果显示60.5%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肾功能明显改善,SLEDAI评分在治疗后明显降低。
推荐阅读:重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别急,干细胞疗法新时代下,肾病得到的康复率高达90%!
案例四
LI等[3]对35例患有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在治疗后有显著改善,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对累及血液系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治疗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s中Th1表达上调,导致Th1/Th2免疫失衡,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03研究发现其治疗红斑狼疮的机制miR-1-5p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Trg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过表达miR-1-5p可以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g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miR-1-5p通过上调Trg细胞的表达调节Th17/Trg的免疫失衡,同时也调节Th1/Th2的免疫失衡。
这些结果均提示miR-1-5p修饰的UC-MSC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了新思路。
04综上所述干细胞通过miR-1-5p修饰的干细胞具有免疫调控显著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症状及血清学表现,可帮助修复多器官功能障碍,控制和减轻患者自身免疫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干细胞移植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面未来可期。
参考资料::WANGD,LIJ,ZHANGY,tal.Umbilicalcordmsnchymalstmclltransplantationinactivandrfractorysystmiclupusrythmatosus:amulticntrclinicalstudy.ArthritisRsThr.;16(2):R79.:GUF,WANGD,ZHANGH,tal.Allognicmsnchymalstmclltransplantationforlupusnphritispatintsrfractorytoconvntionalthrapy.ClinRhumatol.;33(11):-.:LIX,WANGD,LIANGJ,tal.MsnchymalSCTamlioratsrfractorycytopniainpatintswithsystmiclupusrythmatosus.BonMarrowTransplant.;48(4):-.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