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患者必须控制食物中的钠盐
钠是细胞外夜的主要阳离子,是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渗透压和肌肉兴奋性的主要成分。一旦体内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遭到破坏,即可出现水、钠潴留或丢失过多。
肾脏是调节钠平衡的最主要器官,健康人的肾脏对于钠的调节遵循“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的原则,肾脏通过对钠的滤过和重吸收来维持体内的稳定,而保持一种钠含量的动态平衡是维持体液的重要机制。
肾脏病患者容易出现钠平衡的紊乱,如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由于少尿、水肿会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进一步造成细胞内水肿,表现为急性脑水肿的症状,临床上可出现软弱、嗜睡、恶心、呕吐,甚至神志不清、低渗性昏迷。而有间质性肾损害、集合管受损的患者,可能存在肾脏大量失钠。当然更多情况下,随着肾功能变差,肾脏的排钠能力是下降的,常可引起高血压、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对于正常人来说,饮食中氯化钠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不大。肾衰竭患者,尤其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血压对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的敏感性增高,此外,钠盐摄入过多还可通过非血压依赖的机制加重肾功能恶化的程度。
限制饮食中的钠盐并不意味着减少钠的摄入,而是要根据病情将其限制在合适的水平。日常饮食中,食盐是钠的主要来源,一般人适当限制食盐用量就能显著地降低钠的总摄入量。但是,对于需要严格限制钠的患者来说,还需要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