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Mdlin、PubMd、EMBas、Cochran图书馆,收集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期刊。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后,按照改良的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vMan5.3.5统计软件进行M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合计例患者。M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RR=1.33,95%CI(1.24,1.42),P<0.]显著高于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MD=-0.32,95%CI(-0.40,-0.24),P<0.]、血肌酐[MD=-22.38,95%CI(-23.37,-21.39),P<0.]、血尿素氮[MD=-1.45,95%CI(-2.05,-0.84),P<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较好,可以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
文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Mdlin、PubMd、EMBas、Cochran图书馆,并手工检索《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临床肾脏
病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时珍国医国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志》等相关中文期刊,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年7月20日。中文检索词:“益肾化湿颗粒”“益肾化湿”“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综合征”;英文检索词:“Yishnhuashi”“Yishnhuashiparticl”“Chronicnphritis”“Chronicglomrulonphritis”“Chronicnphriticsyndrom”
统计学方法采用Cochran协作网提供的RvMan5.3.5统计软件进行Mta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CI)为统计效应量;计量资料以均数差(MD)及其95%CI为统计效应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a分析的结果采用森林图表示,对各研究结果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当P>0.10,I2≤50%时,表明各研究结果间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反之,表明各研究结果间有异质性,进一步根据可能出现的异质性因素进行亚组分析,若异质性仍存在,但有临床同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采用倒漏斗图对潜在的发表偏倚进行评价。
1.文献检索结果初检出相关文献52篇(CBM11篇、CJFD16篇、VIP15篇、万方数据库10篇)。剔除重复文献后获得文
献20篇,阅读文题和摘要初筛后获得11篇;进一步阅读全文后,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篇(项)研究,均为中文文献。
2.纳入研究基本信息8项研究共纳入例慢性肾炎患者,其中试验组例,对照组例。纳入研究样本量为39~例,患者年龄为14~70岁。仅陈琦等[10]描述了入选患者病理类型,所有纳入研究均未对入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化湿颗粒10g,每日3次。两组疗程为4~12周。所有纳入研究均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6项研究报道了24h尿蛋白定量,4项研究报道了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7项研究报道了总有效率。
3.Mta分析结果
3.h尿蛋白定量6项研究报道了24h尿蛋白定量,共例患者。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33,I2=1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32,95%CI(-0.40,-0.24),P<0.]
3.2血肌酐4项研究报道了血肌酐,共例患者。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63,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血肌酐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2.38,95%CI(-23.37,-21.39),P<0.]。
3.3血尿素氮4项研究报道了血尿素氮,共例患者[6,8,11-12]。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22,I2=32%),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5,95%CI(-2.05,-0.84),P<0.]。
3.4总有效率7项研究报道了总有效率,共例患者。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27,I2=2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3,95%CI(1.24,1.42),P<0.]。
3.5不良反应纳入的8项研究中有6项提及不良反应,其中2项提及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4项提及不良反应有咳嗽、轻度高血钾、头晕、血管性水肿、体位性低血压等。其中,周静等报道,试验组发生咳嗽1例、轻度高血钾1例、头晕1例、血管性水肿1例;对照组发生咳嗽2例、轻度高血钾2例、头晕2例、血管性水肿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王丽莉报道,试验组发生轻微头晕3例、体位性低血压2例;对照组发生轻微头晕5例、体位性低血压2例。陈琦等报道,除2例患者出现口干、口苦外,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刘江文报道,试验组出现4例轻微头晕;对照组出现3例低血压、8例轻微头晕。
本次M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炎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肾损害进展。安全性方面,纳入研究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由于各项研究不良反应的数据较少,因此未进行安全性相关的系统评价。
综上所述,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较好,可以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
段小军,陈淑云,谈平.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炎的Mta分析[J].中国药房,,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