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案例:48岁的刘女士(化名)糖尿病10年了,今年体检时竟然发现达到了慢性肾脏病的第四期。
案例描述:
48岁的刘女士(化名)是一家包子铺的老板,同时也是一名老“糖”友,已经得了糖尿病十多年了,但工作原因,经常昼夜颠倒,但刘女士自我感觉还年轻,加上工作繁忙,就一直对于控制血糖没有引起重视,抗糖药也是记起来就吃,没记起来就不吃。这样断断续续的治疗了十多年,血糖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1个月前刘女士(化名)感觉精神越来越差,白天站着都能打瞌睡,两个小腿也是开始水肿,按压小腿就是一个坑,还半天不能回弹到正常模样,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老是抽筋,呼吸有点不上来的感觉,一开始刘女士以为是生意太好,站的太久导致她太累,腿肿,结果这两周情况越来越严重,刘女士女儿感觉不对劲,医院肾病内科检查。
结果一查吓一跳,刘女士(化名)的肌酐达到了umonl/l,肾小球滤过率只有29mL/min,达到了慢性肾脏病的第四期,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众所周知,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影响肾脏功能的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感染、慢性肾炎等)长期作用下,导致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在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过程中,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症状。如果只是早期,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只能通过体检或因为别的疾病看病时发现,只有到了中晚期才能发现有明显症状,但这个时候肾功能已经受损严重,治疗起来不但效果不好,费用也高。
那么我们要怎么判断到第几期了呢?通过肾小球滤过率就能知道,这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非常值得收藏。
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肾脏病的分期统一的标准就是分五个期,这五个期主要是根据肾小球的滤过率来判断的,正常范围是80mL/min-mL/min,具体分期如下所示。
1、第一期: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这属于正常范围,这个时候肾脏有损伤,但是肾功能是好的,但滤过率没什么减少,甚至如果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话,肾小球滤过率还有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
2、第二期:肾小球滤过率在60mL/min-89mL/min范围内,有轻微的减少,这个时候肾脏有点轻微损伤。
3、第三期:肾小球滤过率在30mL/min-59mL/min范围内。
4、第四期: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29mL/min,肾功能就进一步的损伤了。
5、第五期: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这是不可挽回的,已经到尿毒症期,这个时候就要靠透析,靠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替代肾脏的功能。
在第1-3期之间,肾功能损伤不大,患者大多没有感觉,或者仅仅只是觉得有点乏力,食欲减退,并没有引起重视。
到了第4期,肾脏损害、临床症状加重,诱发其他系统并发症产生,大部分都有精神萎靡、肌肉抽搐和抽筋、下肢肿胀、皮肤瘙痒的症状,血压也会难以控制。
如果到了第5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会出现心脏衰竭、胃食管等出血、精神异常、肌肉无力等,严重的甚至有有生命危险。
虽然知道了肾小球滤过率是诊断慢性肾脏病分期的标准,但由于慢性肾脏病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而前三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让人忽视。
因此平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化,按时体检,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勤快一点,多去监测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等,如果有任何不舒服就要立马就医,严格遵循医嘱,规范足量足疗程治疗。
最后,历经多年临床实践,我总结出来的一套中西医综合治疗肾病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保证用药安全,另一方面注重疗效。这个方法,已经帮助了数以万计的朋友。如果你有需要,可以点击下方账号,进入主页私信发送,我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