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是个十八线县城,其实还不算老家,因为那是我爸工作后才从大山里搬出来的,我爷爷和我爸爸小时候都在离县城还有一个小时车程的大山里。
在大山里,目前村子里住的人已经很少了,大约还剩5,6户人家,还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年轻人都不愿意在那呆着了,宁可出去打工。
在那里,我有一个本家的老哥哥,其实他的孙子都大我几岁,六七十岁了,还在耕地,平时也种些果树什么的。前几天听说,就直接在耕地的时候去世了,被别人发现的,脸上都爬满蚂蚁了,哎,他还只有一位儿子,儿子是县城里的教师,也有叫他去城里待过,但老哥哥说待不惯。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媳妇嫌弃他脏,嫌弃他生活习惯不好,这个的话,老哥哥自己不会说的,山里人么,宁可自己生活艰辛,也不会把家丑外扬的。他一直在说儿子媳妇对他很好,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们虽然住的不远,但3,4个月才回来一次,来孙子对他都不是很亲的,因为接触的时间少吧。
另外,我听同事说起,他老家那边有个远房亲戚去山上上吊死了,被采蘑菇的看到,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因为那里经济不发达,前年老头胃癌还好不是晚期,儿女很孝顺出了很多钱和力把老人的病治好了,但是治疗过程肯定是痛苦的,之后老人就有些抑郁,儿子的老婆也常年有严重肾炎需要钱治病又无法工作,孙女高考多分考上重点大学,儿子压力较大,老人和老伴性格不合经常吵架终日不开心于是选择了这条路。
还有一个远方姑妈,高高瘦瘦,听说话觉得很开朗,生养了七个儿子,一个个盖房、娶媳妇,很辛苦。老伴去得早,孩子们都成家以后就单过,后来孩子们把她的地分了、再后来连粮食都不愿意给了,几个孩子虽然不富裕、但粮食应该是不缺的。她要活下去就只能去要饭,刚开始她自己还能干些挣些钱,但后来年纪大手脚不便了,没多久也选择了上吊。
小编的看法: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农村的留守老人,却留基本的保障都很难满足,在社会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同时,亲情的归位也是很重要的,儿女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自己的父母都忽略了,请问你的人生成功得到哪里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