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是否会发展至尿毒症,和很多因素有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病理,这三类原发性肾病发展到尿毒症机率有多大?
一、IgA肾病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肾炎类型,80%的患者是青壮年发病。
不同的IgA肾病患者,发现时的临床指标,对治疗的反应,以及病理表现差异巨大,因此,疾病结局差异也很大。轻的仅仅表现为单纯血尿,长期预后好;凶猛的可以表现为急进性肾炎,快速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
iga肾病是否发展到尿毒症,分三个方面:
1.经过治疗容易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也就是尿蛋白定量在0.5g/天以下,血压控制在/80以下,预后较好,基本上不会发生尿毒症;
2.病情部分缓解的患者,尿蛋白定量保持在0.5-1g/天之间,血压在/80以下,肾衰竭的风险也比较低;
3.病情顽固的患者,经过规范积极的治疗,尿蛋白定量始终在1g/天以上,血压也未达标,那么,这类患者十年后进入肾衰竭的风险比较高
二、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一般是原发性的(又叫特发性),也就是排除了继发因素,原发性的占所有膜性肾病约75%。而80%的原发性膜性肾病以肾病综合症起病,其余的表现为非肾病水平蛋白尿(小于3.5g/天)。
膜性肾病是否发展到尿毒症,分三个方面:
1.自发缓解,就是未用药病情自然好转,这类患者大约占1/3。
2.特发性膜性肾病的预后也是和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膜性肾病单用激素无效,均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3.尿蛋白定量处于1-3.5g之间,病情则进展缓慢,如长期保持在3.5g以上,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而且随着尿蛋白定量的增加,尿毒症风险越高。这类患者也占1/3。
三、微小病变
微小病变发病高峰在儿童及青少年,10岁以内占70-90%,成年人占10-30%。
微小病变是最轻的病理类型之一,总体来说预后不错,尿毒症的风险较低。
如果你有降尿蛋白、肌酐等肾病方面的问题,可以扫码,帮助您解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