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如今痛风已经成为“病中之王”但人们对痛风及其防治措施的认识仍然不足你有多了解痛风?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痛风十问”来进一步认识痛风吧问痛风是怎样发生的?答
痛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形成沉积在骨关节、肾脏以及皮肤等部位而引发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
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沉积引起慢性关节炎和关节损坏,或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
问造成痛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答(1)持续的高尿酸血症是生理先决条件。(2)家族遗传。我国大约有10%~35%的痛风患者有家族史。(3)年龄、性别因素。痛风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痛风风险随年龄增加稳步增长,女性痛风患病率在绝经期前低于男性,之后迅速上升。(4)饮食因素。食用过多红肉、动物内脏、含果糖饮料、酒类、贝类等可导致痛风发生率增加。含果糖饮料可能是中国南方痛风早发的独立危险因素。(5)民族差异。(6)合并症和药物因素。痛风最常见的3种合并症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51.9%的患者体重指数超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痛风的风险增加4倍,肾脏疾病患者风险增加6倍。一些免疫抑制剂、利尿剂和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以及低剂量阿司匹林、吡嗪酰胺和烟酸等易引起痛风。问痛风有哪些表现?答痛风常夜间骤然起病,最常发作的部位是脚拇指、踝关节、膝关节,少部分患者会发作在肘关节。痛风病变关节常会有红、肿、热、痛的感觉。痛风所致的疼痛剧烈,在开始发作时最严重,消退时关节部位有脱屑、肤色变暗。问痛风如何治疗?答痛风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常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秋水仙碱,全身/关节内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过后的治疗:规范降尿酸治疗,同时联合预防发作的药物。问降尿酸是不是尿酸值越低越好?答尿酸作为体内一种正常存在的物质,有一定生理功能,不是越低越好,通常建议不要低于μmol/l。一般来说,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建议将其尿酸值降到μmol/l以下;对于有痛风石的患者,最好能将尿酸值降到μmol/l以下。问降尿酸是不是越快越好?答对于尿酸很高或者正处于痛风发作期的患者,尿酸不宜降得太快。有时尿酸快速下降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如在服用降尿酸药物过程中出现痛风发作,一般不必停用降尿酸药,只需加用止痛药即可。痛风石溶解的过程往往需要半年以上,甚至数年时间,因此,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才有可能达到治疗目的。问痛风如何预防?答(1)合理控制饮食,限酒禁烟,减少高嘌呤食物和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控制体重。(2)摄入充足的水分,建议每日ml以上。(3)作息规律,减少疲劳,防止突然受凉。(4)适当参加体育活动。(5)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问痛风的饮食如何搭配?答三餐定时定量,采取低能、低脂、低蛋白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正常人每天嘌呤摄入量大约-mg,痛风急性期患者嘌呤摄入量控制在mg以内,每天食盐量5-6g为宜。科室简介
肾内与风湿免疫科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5名,具有15年以上肾内与临床免疫工作经验。目前科室诊治范围: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妊娠期泌尿系感染、肾积水伴结石性肾盂肾炎、慢性泌尿系感染等;肾炎性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系统性疾病继发肾损害:狼疮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血管炎肾损害等;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专家介绍
彭本君
(副主任医师)
从事肾脏病、血液净化、临床免疫专业15年,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治及血液净化治疗。主研继发性肾脏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血液净化并发症处理,血管炎、痛风等。
来源:医院
策划:汪特特
编辑:阿宇
大家都在看
●泰山脚下绽放品管之花——华润医疗首期“品管圈圈长特训营”在泰安成功举办●脑子里的“不定时炸弹”●我们呵护您-----重症医学科里的点滴故事●绿色抗癌、支气管哮喘的防控、介入技术在神经疾病的运用等问题,医院下周三场直播来解答●践行初心使命,托起“生命方舟”——泰安医院建院一周年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