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呵护肾脏健康警惕沉默的杀手

年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近年来,肾脏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肾脏病不仅仅会引起肾衰竭、尿毒症,还会引发高血压等一系列严重疾病,危害人体的健康。

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哪些因素有关?哪些人需要提高警惕?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肾内科主任徐钢认为,慢性肾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有一些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基础疾病药物的滥用以及感染等也是导致发病的原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经常熬夜、憋尿、暴饮暴食、错误的运动方式、吸烟喝酒,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肾脏的健康。另外,肾脏作为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靶器官,也经常被累及。

那么,哪类人群容易患慢性肾脏病?徐钢指出,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的患者需多加注意。存在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建议定期体检,动态检测肾脏的健康状况。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肾功能会逐渐出现退化,比较容易患上慢性肾脏病。此外,过度肥胖的人,因为肾脏超负荷导致肾损害,近年来发病率也在提高。

身体出现哪些症状,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徐钢谈到,慢性肾脏病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因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而容易被忽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如常会出现无故的疲倦、乏力、脸色苍白、食欲下降、口中有异味,长期出现眼睑浮肿或者双下肢的浮肿,以及夜间频繁上厕所排尿,且尿的颜色发生改变和异常,尿液出现像肥皂水一样的泡沫,都是身体给我们的暗示,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同时,如果年纪轻轻就出现高血压,也要注意是否肾脏出现问题。

如何预防及治疗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就像一辆行驶在下坡路上的车,虽然我们无法阻挡它下滑,但是可以阻止它下滑的速度,尽量减慢它下滑的速度。”在谈到如何预防及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问题时,徐钢表示,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的熬夜、过度疲劳,不抽烟、喝酒,不暴饮暴食,饮食中减少太咸或过油的食物摄入,不长时间憋尿,适当运动,避免过度肥胖。其次,预防感染,避免药物滥用。对免疫机制所导致的肾脏损伤,临床上常见的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血管炎相关性肾损害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地合理用药。此外,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造成慢性肾脏病加重的原发因素,比如控制好高血压,血糖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定期体检,每年至少做一次体检,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保护肾脏健康。

慢性肾脏病患者该如何远离尿毒症?

徐钢建议,首先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减少含嘌呤、钾和磷的食物摄入。其次,积极控制血压,让血压尽量控制在/80的水平及以下,控制血糖,纠正血脂异常。第三,身体出现不舒服,医院就诊,遵循医嘱,不可病急乱投医。第四,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和肺部的感染,减慢肾脏疾病的进展。最后,提醒肾脏病的患友,一定要定期复查。(闫思瑾)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erlighting.com/sybx/135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