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0月,
宁波这座爱心城市
一次又一次地在全国刷屏。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这其中最温暖的画面
不是英雄救了更多人,
而是越来越多的平凡人,
成为了英雄。
宁波的平民英雄,
我们为你点赞!
宁波平民英雄
10月榜
01
10月22日上午,
在宁波江北法院的见证下,
慈城山东村村委会对已故村民苏美云的拆迁款
进行了分配:
邻居徐惠明分得40平方米;
村集体分得28平方米;
老人的侄子苏伟巨分得12平方米,
相应拆迁款归各自所有。
为什么这笔价值超百万元的遗产,
有一半分给了她的邻居徐惠明?
视频剪辑记者蔡珂
徐惠明与苏美云是几十年的邻居。
苏老太早年丧夫,膝下无儿女。
上世纪90年代初,
徐惠明见老人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已出现部分坍塌,
就干脆将苏老太接到自己家一起住。
直到年,徐惠明家房子拆迁,
他就出钱给苏老太在村里租了房,
并经常看望老人。
这期间,因种种原因,苏老太变成了无房户。
年开始,老人需要专人照顾护理。
徐惠明与村党支部书记洪秋国商量后,
将苏老太送到敬老院安度晚年,
养老院的费用也由徐惠明自掏腰包。
年,92岁的苏老太去世。
徐惠明为她操办了后事,又购置了墓地。
作为村里无房的孤寡老人,
苏老太生前申请过80平方米的宅基地用于建房。
年苏老太过世一年后宅基地才被批下来。
今年年初,苏老太申请的宅基地所在区域面临拆迁,
可以获得上百万元的拆迁款补偿。
可这百万元拆迁巨款怎么处置?
在向有关部门咨询后,
徐惠明向江北法院提起继承诉讼。
宁波江北法院受理了该案,
最终法官确认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
老徐的善意,经过了30多年岁月的打磨和考验。而法律呵护了民间的这份善意,点燃了更多人的爱心!
02
10月3日上午7时,
一辆货车在象山石浦金山路红绿灯路口时,
与一辆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发生碰撞,
骑车的中年男子瞬间连车带人被卷入车底,
命悬一线。
象山石浦交警中队指导员翁凯正好开车经过,
他马上下车指挥救援。
当地居民和到石浦游玩的游客见状
也纷纷赶来支援,
因货车满载渔货,车子只是被略微抬起,
还是无法将人救出。
翁凯招呼着更多路过的人加入救援队伍,
大家和现场的救援队员一起
慢慢地将伤者往车外移动。
在合力救援下,
他们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
将伤者从车底移出,
抬上呼啸而来的救护车。
这些忙碌的救援背影,传递着满腔的热忱!这座城市没有陌生人,只有好心人!
03
27岁的张园家住北仑新街道红梅社区,
若不是行走时左摇右摆,
看不出她与正常女孩的区别。
年12月,张园被遗弃在路边,
外婆姜月娟和妈妈张国萍出于爱心将其抱回家。
后来才发现孩子是“先天性脑瘫儿”。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一家人还是决定留下她。
姜月娟每天要帮张园按摩手指。记者陈烨/摄
这一养,就是27年。
在家人的帮助下,
张园获得了系统、专业的康复性训练,
身体状况慢慢转好,
走路不再轻易摔倒,
口齿也清楚了许多。
红枣桂圆汤是为张园准备的。姜月娟(右一)、张国萍(左一)。记者陈烨/摄
13岁念小学,23岁初中毕业。
由于身患先天性脑瘫,
张园的学习节奏始终跟不上同龄人,
可再慢,家人也未曾放弃。
张园也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虽天资有限,但足够勤奋。
由于身体不协调,为了尽量稳定拿笔的右手,
她会握紧拳头,紧紧压在桌面。
时间一长,每个手指的关节处都长了厚厚的老茧。
为写好字,张园手指关键处都是老茧。记者陈烨/摄
在家人的接力守护下,
张园长成了性格开朗的大姑娘。
通过成人自考提高学历,
找一份工作,过上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这是张园的想法,
更是外婆姜月娟和妈妈张国萍的心愿。
挂在姜月娟和张国萍心头的,还有一桩大事,
就是帮她觅个好对象。
守护27年,毫无血缘,却胜似亲人。他们用爱心写出了最温暖的结局!
04
上有80岁的老父亲,
下有一双儿女,
正是身负重任的年纪,
却因一场意外匆匆离世。
10月13日,
45岁的王师傅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当天他捐献的肝脏、双肾脏、双眼角膜,
连夜分别移植给了其他患者。
这是宁波市第例器官捐献。
10月9日晚,
王师傅因车祸导致重型颅脑损伤,
被紧急送至
中国科医院(医院)。
经人体器官捐献(OPO)评估专家鉴定脑死亡后,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向家属提起了器官捐献事宜,
家人详细了解情况后,
认同了生命重生的理念,
共同商议做出了捐献部分器官的重要决定,
希望换一种方式让王师傅的生命延续,
帮助正处在病痛折磨中的人。
王师傅80岁的父亲知道儿子的生命已无力回天后,
借用协调员的话回复说:
“今天不谈死字,就当儿子重生了。”
截至今年10月13日,
浙江省器官捐献累计例,
其中宁波市器官捐献累计例,
占全省的15.1%,
器官捐献总量居全省第二。
生活虽有意外,但人间始终有爱!王师傅,一路走好!
05
今年53岁的邬俊
早在13年前就被诊断出患有慢性肾炎。
约一年前,他的肾功能指标已经到了衰竭的地步。
医生明确诊断为慢性肾病终末期,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尿毒症。
术前夫妻俩在病房内相拥。
当妻子陈雯(化名)从医生口中得知,
从长远来说肾移植是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时,
便主动向鄞州二院医生提出了捐肾的想法。
“我只想把他救活,家里没有他天就塌了。”
万幸的是,经过一系列检查,
陈雯身体各个器官功能合格,
夫妻俩的基因有一半是匹配的!
10月14日上午,
夫妻俩被医护人员推进手术室,
3个半小时后,
饱含着妻子深情的肾脏顺利植入到了丈夫体内。
术后邬俊(化名)向妻子和医护竖起大拇指。
命运无情,幸得有你!致敬人间情义!
06
44岁的胡海霞
原是宁波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年,她成为众多交流教师中的一员,
来到海曙区集士港镇广德湖小学,
交流期3年。
这个学期,支教期满的胡海霞
本可以回到原单位工作,
但她选择了继续留在
广德湖小学做“乡村女教师”。
针对乡村学校孩子们的实际情况,
胡海霞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行为:
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鼓励每个孩子举手发言。
班上的小胡同学,
父母忙于打工,缺乏有效的陪伴,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胡海霞发现小胡很羡慕班上作文发表的同学,
就单独“开小灶”帮小胡同学
把一篇习作修改了四五遍。
终于,小胡的作文发表了。
期末考试,小胡完成了预设的目标,
胡老师送了他一双新鞋作为礼物,
孩子非常兴奋。
曾经作业拖拉的小胡
现在一下课就拿着作业本让胡老师批改。
“你为什么喜欢写作业了呢?”
“我就是想要你开心!”
小胡的回答把胡海霞彻底感动了!
三年支教期满,
胡海霞最终选择留在广德湖小学,
她说:“这是经过慎重考虑做出的选择,
因为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
我也是真的爱他们”。
全心付出,教书育人,这是为人师表最好的样子。
07
今年43岁的褚勇强,
是宁海县一市镇上箬岙村人,
10月5日早晨,
他像往常一样在哥哥的养殖塘做事。
突然听到一声急促的叫喊——“勇强”。
褚勇强发现离自己60多米的隔壁养殖塘里,
有人在水里,只剩一个头忽上忽下,
感觉随时都可能沉下去。
褚勇强立刻冲了过去,
发现落水的是这个养殖塘的主人孙女士。
此时,孙女士已经在水里挣扎了好一会儿,
力气越来越小,挣扎的幅度也越来越小。
褚勇强水性不好,不敢贸然下水,
但四周都没有合适的工具救人。
情急之下,他毅然下水救人。
水中,他抓住孙女士的手,
好在孙女士还有意识,比较配合,
这才有惊无险地救人成功。
说起禇勇强救人的事
邻居表示:“我们都感到很正常,
因为他肯定会这么干的。”
而禇勇强却说:
“我能活到现在,就是奇迹;
能够帮助别人,就更快乐!”
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这样的你运气一定不会差。
08
10月10日上午9点半左右,
在宁波公交集团天水家园现场站,
一辆私家车开进来停下后,
下来一名年约40岁的女士,
她从车上搬下一大包口罩,走进调度室。
口罩上面还附着一张纸条,
写着:“善小而为之,为路司机点赞,
暖人暖己暖城市,
不知你是谁,因爱而爱。”
说完,这位女士便转身要走。
这位女士姓邬,
原来,10月7日傍晚6点不到,
邬女士在水尚阑珊公交站上车后,
发现自己没有带口罩,正准备下车,
令她意外的是,
驾驶员金剑锋拿出了自己备着的口罩给她,
救了她的急。
虽然是一件小事,
但深深地感动了邬女士。
她决定用这只口罩表达对金师傅的感谢,
也希望让这种正能量继续传播下去。
宁波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只口罩会用于乘客的应急之需,
让邬女士的爱心继续得到传递。
虽是一件小事,却是宁波人知恩图报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