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天护考天天学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

病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于肾脏本身疾病,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肾性肾炎等疾病过程中发生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很多,常见为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感染及药物引起。四大临床特点大量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漏出,远远超过近曲小管的回收能力,形成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及肾小管对重吸收的白蛋白进行分解,出现低白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低白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水分外渗。另外,部分水肿病人循环血容量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钠潴留加重,产生水肿。严重水肿者可出现胸腔、腹腔和心包积液。高脂血症当肝脏代偿合成蛋白质时,脂蛋白合成亦随之增加,导致高脂血症。其中以高胆固醇血症最为常见。临床表现水肿最常见,且较重。水肿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呈可凹性,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及双侧腹腔积液。伴有尿量减少。高血压成人肾病综合征部分病人有高血压,血压明显者可随水肿消退而降为正常。其他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站立时或体位由卧位变为立位时,常易晕厥,与低蛋白血症致血容量不足、低血压有关。并发症感染是主要并发症。常发生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引起感染的因素很多,如组织水肿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大量免疫球蛋白从尿中丢失,血浆白蛋白低下使抗体形成减少,大量免疫抑制剂使用等。血栓及栓塞多数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液呈高凝状态,常可自发形成血栓,多见于肾静脉、下肢静脉。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高脂血症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并发症。

急性肾衰竭

辅助检查尿检查尿常规检查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3.5g,尿沉渣常见颗粒管型及红细胞。血液检查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可升高。肾功能肌酐清除率可正常或降低,血尿素、肌酐可正常或升高。肾活检病理检查可以确定病理类型。治疗原则休息严重水肿、体腔积液时需卧床休息。饮食采用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热量要保证充分,每日每千克体重不少于~kJ(30~35kcal)。水肿时应低盐(食盐<3g/d)。减少尿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直接降低肾小球内高压,从而减少尿蛋白排泄,并延缓肾功能损害。药物治疗(1)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应用一定要遵从下列用药原则:起始用量要足。减撤药物要慢。维持用药要久,服半年至1年或更久。(2)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出血性膀胱炎及脱发,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男性)。护理问题体液过多与血浆清蛋白下降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大量蛋白丢失,食欲下降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抵抗力下降及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高度水肿有关活动无耐力与低蛋白血症有关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减轻肾脏负担。

2.饮食护理

(1)蛋白质为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

(2)脂肪占供能的30%~40%,饱和脂肪酸和非饱和脂肪酸比为1:1,其余热量由糖供给。

(3)钠的摄入量不超过3g/d。

(4)水的摄入量应根据病情而定,高度水肿而尿量少者应严格控制入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5)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经常更换体位,并有适当支托,预防水肿的皮肤受摩擦或损伤。

(3)避免医源性皮肤损伤,注射时用5~6号针头,拔针后压迫一段时间。

用药护理

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应用环孢素的病人,服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血药浓度,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出现,如肝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钾、多毛及牙龈增生等。利尿药物观察利尿药的治疗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如低钾、低钠、低氯血症性碱中毒等。使用大剂量呋塞米时,应注意观察有无恶心、直立性眩晕、口干、心悸等。注意初始利尿不能过猛,以免血容量不足,诱发血栓形成和损伤肾功能。输注血浆制品不可过多过频,因长时间的肾小球高滤过及肾小管高重吸收,有可能造成肾小球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从而损害肾功能,也影响激素的疗效,对伴有心脏病的病人亦要慎用此法利尿。预防感染

1.使用激素期间应限制探视,房间每日紫外线消毒1小时,病人应戴口罩。

2.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3.病室定时通风,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erlighting.com/sybx/111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