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约有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慢性肾炎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大概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30%-40%左右,约万人。
慢性肾炎可发于任何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居多,多数起病隐匿,无明显的表现,随着病变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部分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称之为尿毒症。因此,慢性肾炎常常被成为人体的隐形“杀手”。
慢性肾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
“所谓慢性”通常是指发病时间长,一般大于3个月,成年人发生的肾小球肾炎很少表现为急性,基本上都是慢性,慢性肾炎主要是指“以肾小球为主的充血、水肿、细胞浸润、增生、坏死等一系列炎症反应”。总体来说,慢性肾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感染是常见的诱因,包括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道感染、尿道感染、乙型肝炎等,不过具体的情况还要看分类。对于慢性肾炎,身体发出的一些早期信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警惕。
慢性肾炎通常的常见临床表现
蛋白尿可以表现为尿中泡沫多血尿肉眼血尿或者显微镜下红细胞增多高血压许多继发性高血压由慢性肾炎引起水肿比如腿肿、脸肿但由于慢性肾炎的起病非常隐匿,很多时候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患者往往并不在意,延误诊疗,一发现就表现为严重肾功能损害。
因此,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医院就诊,进行尿常规、血压和肾功能等检查。
如何预防慢性肾炎?
1.进行尿常规检查
慢性肾炎明显的症状是水肿、血尿、高血压,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要进行尿常规检查。因为,这些症状也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比如,心脏病也会出现水肿,血尿如果是镜下血尿的话,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必须进行尿常规检查。
2.增强体质
预防慢性肾炎最主要的就是提高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只有身体的免疫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将入侵期内的各种细菌、病毒及时杀死。
3.不吸烟
已有研究认为,每多吸5支烟/每天,3年内血肌酐升高27umol/l的风险增加了31%。而已经患肾病的人,吸烟更容易恶化为尿毒症。
4.预防细菌或病毒感染
这是慢性肾炎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感冒、咽喉炎、流感、气管支气管炎等,都会使慢性肾炎加重。
慢性肾炎如何治疗?
做到以下几点,可有效防止慢性肾炎发展到尿毒症。慢性肾炎的治疗措施包括抑制免疫,严格控制血压,减低蛋白尿,延缓肾脏病进展等。
1、抑制免疫:
由于自身免疫参与了慢性肾炎的发病过程,所以慢性肾炎常需要免疫抑制治疗。包括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当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并不是随意的,什么情况用、什么情况不用都有明确的指证要求。
2、严格控制血压:
降压治疗既可抑制高血压对肾小球的损伤,又可显著延缓肾病的进展,而且普利类或者沙坦类降压药还具有降尿蛋白的作用。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沙坦类)降压药,剂量可用至降压剂量的2~4倍。
此外,多数患者需服用2种或多种药物来控制血压,常联合的药物有长效钙拮抗剂,以及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降压药。
3、消肿:
给予噻嗪类利尿剂或者袢利尿剂,可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有助于控制血压,与ACEI或ARB联合使用可增加降压疗效。
4、抗感染:
对同时存在的细菌感染,可使用抗菌素抗感染治疗。
5、降糖、降脂、降尿酸:
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对肾小球也有损伤,所以对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要积极的进行控制。
6、其它:
对出现的肾性贫血、钙磷代谢障碍等,要积极的治疗,比如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补充铁剂,补充维生素D、补钙、降磷等。
什么人群容易患病呢?
慢性肾炎由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成,病因大多尚不清楚,少数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演变而来。
本病以青中年男性多见。多数起病隐匿,可有一个相当长的无症状尿异常期。病人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差异较大。蛋白尿和血尿出现较早,多为轻度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部分病人可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肉眼血尿。早期水肿时有时无,多为眼睑和(或)下肢的轻中度水肿,晚期持续存在。此外,多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部分病人以高血压为突出表现。
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出现夜尿增多,肾功能减退,最后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慢性肾炎进程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病理类型,但下列因素可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感染、劳累、妊娠、应用肾毒性药物、预防接种以及高蛋白、高脂或高磷饮食。
注:本图文根据网络文章整理,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谅解,感谢!
关于公司
西安力邦医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慢性病检测、监测、治疗、康复、AI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及云平台建设,聚力打造互联网+慢性病医疗服务生态闭环链。项目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与线下智能穿戴、智能设备紧密结合,打造符合慢性病的预防、教育、干预、治疗、护理及康复全过程的“智慧慢病管理云平台”。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