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胃痛、胃胀、反酸……老是胃不舒服,究竟该怎么调养呢?
总是胃痛、胃胀、反酸,得了「老胃病」好几年了,吃了药,就胃胀,不吃药就反酸,时间长了,人都瘦了很多,该怎么办?
经常加班,点外卖成了常态,加班的命,被虐的胃,医院看,吃点止痛药扛一扛就过去了。
有很严重的口臭,看过医生说是胃病的原因,但一直治不好,现在都不敢太贴近别人说话,怕被嫌弃,哎!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的健康与否关系着我们身体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稍不留神,伤害到了脾胃,就会出现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等不适,还有可能会引起失眠、脸上长痘痘等各种问题。
而脾胃的调养从某一方面来说,又是相当矜贵的,到底如何打好这场保胃战,今天这篇文章带你了解一下。
十胃九病,原来60%的国人都有慢性胃炎
俗话说,「十胃九病」,可以说有胃病、胃不舒服的人非常多。根据《中国消费者报》年的一份报道,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高达60%以上,但实际情况可能远远高于这个数值。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慢性胃炎」。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是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表现为上腹痛、饱胀、反酸等症状。
慢性胃炎又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另一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是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那会加重胃的腺体萎缩,减少胃酸分泌,食欲会越来越差,腹胀也会逐渐加重。
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痛、饱胀、反酸,一般属于中医学「胃痞」、「胃痛」、「吐血」范畴。
慢性胃炎有哪些表现?
慢性胃炎典型表现有:反复或持续性上腹不适、饱胀、自觉有钝痛、烧灼痛,一般进食后加重;食欲下降、嗳气、泛酸、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有的人胃粘膜糜烂,还可能会有排黑粪的情况出现。
脸色萎黄。脾胃属土,五色为黄,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胃出了问题,多数伴有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睡眠不好。中医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胃胀不适的人,很容易有失眠、入睡困难的困扰。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其中之一,那你可能患了慢性胃炎了!如果想进一步确诊,医院做相关检查。
慢性胃炎会癌变吗?
传言「长期慢性胃炎会转变成胃癌」,使得一些患者对慢性胃炎担心不已,害怕自己得胃癌,尤其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时。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胃镜报告中,大家最多看到的,其实就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如果是这样的检查结果,不必要太过紧张,但日常还是要注意调护好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果报告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这种情况就要多注意了,不过也不用过分担忧,一般只有极小数未作治疗的萎缩性胃炎,可能发展为胃癌。
不过,对明确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改变且有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者,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或来自胃癌高发区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进行定期的胃镜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如何打好保胃战?一个字养!
慢性胃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其治疗应及早开始。在生活中,很多患者都是胃痛时吃点药,胃不痛时该吃吃该喝喝,结果胃炎迁延不愈,这样是不对的。
对于胃病的调理,我们讲究治与养的结合。除了吃药治疗外,推荐以养为主。
《黄帝内经》中提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为我们的后天之本,是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健康和我们人体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因此调养脾胃是一门重要的功课。那该如何养呢?
注意饮食
应避免饮用咖啡、饮酒、吸烟,忌暴饮暴食,同时建议避免长期大量服用可致胃粘膜损伤的药物。
饮食宜清淡,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少食多餐,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脾胃的吸收。
放松入睡
早睡早起,尽量每天11点前入睡。如果生活或工作压力觉得过大,适当释放压力,排解负面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
艾灸
艾灸,具有温经通络止痛的功效,对于调理治疗慢性胃炎有很好的效果,推荐选穴如下:
上脘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主治胃痛,呃逆,呕吐,反胃,以及急、慢性胃炎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中脘
为任脉穴,在脐上4寸。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和胃健脾,通降腑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体质,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等。
下脘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反胃,肠鸣,泄泻,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
足三里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穴既是胃的下合穴又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通过调动胃腹之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
操作方法采用悬灸法,取上中下三脘、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钟。不过注意,如有胃出血倾向者不建议艾灸。
推拿
取脘、背部俞穴、内关、足三里、公孙、太冲及手足脏腑代表区。患者俯卧,医生用按揉法在胸6-胸12棘旁两侧背俞穴治疗。凡有局部结节状改变,明显压痛处重点治疗。
患者俯卧,医生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时间约为10min。医生用捏操法在左侧手掌循大鱼际纹操作,此处为手部脾胃代表区,捏操时应意念存想于胃脘部,使胃脘部有温热感,疼痛可完全消失。
站桩
站桩通过特定的外在姿势加上特殊的内在心法,内在运动会补益气血,濡养关节,缓解心肺压力,以达到身体内外兼修、平衡阴阳、心肾相交、身心合一的状态。
站桩能通调人体的气机,气血能得到补益并加速运行,促进心肾相交、强壮脾胃气血旺盛,从而改善脾胃脏腑功能。
操作要领:
1.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足趾微微抓地。
2.膝盖微曲,臀部肌肉略微内收,自然夹紧肛门,腰部挺直。
3.下巴内收,头部端正。
4.双手重叠,自然放在小腹丹田之处,手心对着气海、关元穴,男士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士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此图出自28天中医脾胃调理营
28天中医脾胃调理营在上期文章(脾胃虚弱、失眠多梦、怕冷、脸色发黄?用这个方法,不吃药也能有效缓解)有过详细介绍,它包含6节音频脾胃理论知识学习、28天实操调理脾胃,用不打针、不吃药的方法养好脾胃。
参加28天脾胃调理营可以获得什么呢?
自测脾胃状况;
药食同源,个性化食疗方;
4个中医调理脾胃功法:仙人揉腹法、站桩、吐气法、导引;
4个中医特色疗法:刮痧、艾灸、热敷、推经络;
通俗易懂脾胃基础理论知识;
老师28天在线手把手指导及答疑
李慧老师在线答疑现在团购价99元,自己学会了还可以帮助家人养脾胃!99元养护一家人的脾胃健康,值了!
想养好脾胃不生病,请扫描海报加入我们
???
限时团购仅需99元
▍参考文献
[1]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年,上海)
[2]《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特色和临床解读
[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科学出版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