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多见于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发病率为6.97%。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更容易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或原发性骨质疏松加重,骨折发生率升高。那么引起老年CKD患者骨质疏松的因素有哪些?应该怎样治疗呢?本周我们请来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刘锋教授为大家做以解答。
刘教授表示,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增加的骨骼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较为普遍,老龄CKD患者因长期的肾功能损伤可导致以甲状旁腺素升高为主的钙调节激素紊乱,而钙调节激素及钙磷代谢紊乱又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这种肾脏与骨代谢调节激素改变的相互作用,使骨密度进一步下降,最终导致原发性骨质疏松加重或继发性骨质疏松。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在治疗过程中均需随时监测与骨代谢有关的激素和生化指标,补充钙盐,必要时调节性激素和骨代谢激素的平衡。
一般,CK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包括:传统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如老年人、绝经后女性、运动不足、营养摄入不足、药物(如CKD患者常用的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肝素等)以及遗传因素等。当破骨细胞激活频率过高或其吸收功能过强,或成骨细胞功能受到抑制,钙等矿物质丢失过多或吸收减少,都将影响骨形成的过程而导致骨量减低、骨质疏松。
针对老年CKD患者骨质疏松的治疗,刘教授指出:口服双膦酸盐是目前骨质疏松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在CKD2-3期患者中,适当应用双膦酸盐治疗可以预防骨折,尤其降低椎体骨折发生风险。利塞膦酸钠是一种吡啶双膦酸盐骨吸收抑制剂,它抑制骨吸收更高效,几乎不影响骨矿化,能明显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显著降低骨折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可以连续使用。
最后,刘教授提醒:骨质疏松重在防范,针对高危因素,加强检测,进行个体化的干预,治疗过程中的饮食需注意:足量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摄入,戒烟、避免过量饮酒、限制咖啡因的摄入,适当接受阳光照射、适量运动、慎用药物及加强自身及环境的保护措施。
如果您有什么建议或疑问,可以直接留言富生之家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