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余杭王女士一小时内喝下四升自制盐水,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最终被送入急救室。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水中毒?中毒后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答:人在极度口渴的时候,或者在大量流汗以后,一次性快速的喝入大量的水,肾脏不能对过剩的水分及时排出,会导致水分在体内滞留,轻者引起头痛,恶心,呕吐,重者神志混乱,昏迷或死亡等中毒症状!
炎炎夏日,人们的饮水量随气温不断攀升。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也不能乱喝。专家表示,大口灌水会增加血流量,心脏工作量、心肌耗氧量也会相应增加,对心脏不好的人来说,有诱发心衰的风险。如果喝水的量超过肾脏排出能力,还会出现水中毒。高温天不要等渴了才想起喝水,每隔1~2小时就应主动饮水毫升左右。即使渴了,也不要大口灌水,正确的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不要一次性补充大量水(大于毫升的水)。没有大量出汗的人没必要喝淡盐水,以免导致钠摄入超标。
当出现水中毒之后会出现以下症状及危害:
1、昏迷嗜睡
在发生急性水中毒之后,患者会出现昏迷和嗜睡的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呼吸暂时停止。急性水中毒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因此,为了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做到合理饮水,避免因过量饮水导致水中毒发生。
2、恶心呕吐
慢性水中毒初期时,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直到后期,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全身无力的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需要提高警惕,避免过度饮水加重病情。
3、头昏眼花
水中毒的症状主要是头晕眼花。并且还会伴随着呼吸加重和体重增加的情况。这些症状的发生,会使患者十分难受,身体健康也会遭到严重的损害,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了很大的影响。
4、四肢无力
水中毒最为严重的症状之一是四肢无力。病人常常会感到无精打采。但是不管是不是水中毒,四肢无力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很好受。因此,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患者才能更好地恢复健康。
我们如何正确健康的喝水?应该喝多少水?
对于怎么正确的喝水,市面上有好多说法。比如最经典的一天八杯水,很多人都非常信奉,于是每天都抱着水杯吨吨吨吨……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
比如有的人是用运动水杯,一杯就超过ml,每天就是*8=ml
有的人是咖啡杯,一杯大概只有ml,每天就是*8=ml
其实,这个说法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喝水的总量。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的要求——男性每天推荐ml以上的饮水,女性则是1ml。
当然了,不一定要按照这个来。夏天或高温环境下出汗多,秋冬季气候干燥,运动前、中、后,想喝就多喝点。
夏天喝水需要注意哪些?
漫长的夏季来了,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体出汗量也明显增多,饮水就成了夏季颇为重要的养生课之一。其实夏季喝水有很多讲究,一起来看看炎炎夏日喝水到底要注意哪些?1.喝温不喝凉
虽然天气很热,但还是要保持每天喝温水的习惯,适宜水温10-30℃之间。因为喝凉水可能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张开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
2.喝淡不喝甜
夏季各种甜饮料高糖、高能量,不推荐大量饮用。天热时可喝些绿豆汤或柠檬水,既能消暑降温,又能补充维生素。
3.慢喝不快喝
快速大量喝水可能会迅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而且容易喝下大量空气,从而可能引起腹胀或打嗝。正确的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既能滋润口腔和喉咙,又能缓解口渴。
4.喝水也吃水
如黄瓜、西瓜、番茄等果蔬的水分比普通水更容易进入细胞,并且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等,有利于增加人体免疫力,防止衰老,和抵抗疾病等。
喝水应该因人而异,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过多喝水。感冒发烧时应该比平常多喝点水。
最后,提醒大家,特殊人群需要根据医嘱决定每天的饮水量,6个月以下的婴儿、心脏病人和肾脏病人都不宜多喝水#匠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