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期如何防范考后综合征

卖书、上网、出游、撕试卷、睡懒觉……

紧张的高考结束,许多考生如释重负,几个月的紧张状态瞬间释放为放松甚至放纵。金涛教授提醒大家,后高考时期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而且此类心理问题潜伏时间较长,造成的后果较严重,须引起重视,提前防范。

后高考时期

顾名思义,后高考时期是指从高考结束到各大院校录取工作结束的长达3个月的这段时间,这期间往往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考生出现心理问题比高考前与高考期间有增无减。因为这一时期学生和家长需要评估分数、填报志愿、录取发榜,一环扣一环,大多数考生(包括部分家长)期待中伴有焦虑,容易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

考后综合征

考后综合征是指在考试结束之后,比如中考、高考等,一些考生会因考得不好或期望值过高等原因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烦躁等反应,考生出现“考后综合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考得不好的考生会出现抑郁、自闭、冷漠等应激性障碍。而有的考生超常发挥,取得较好成绩的,也可能出现狂妄、自大、暴躁甚至是躁狂等“范进中举”式症状。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说说,考后综合征具体都有哪些表现?

考后综合征中五种类型不健康心理

1放纵型心理

有的考生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因此毫无节制地玩。“我决定以后不再去图书馆,再也不看书,再也不上课,再也不做数学题,再也不考试了,我什么都不要做!”“我要自由,我要通宵看电影,打游戏、我就想睡觉,我要狠狠地睡觉!”很多考生考完之后,把所有的高考资料都扔进了垃圾桶里,有的还干脆撕掉,恨不得马上把高考远远地抛弃,有些跟同学一起通宵达旦地聚会,喝酒唱歌,试图一醉方休,忘却所有压力。如果这类现象愈演愈烈,可能有些考生会因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

2抑郁型心理

有些考生在成绩出来后,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出平时的水平,变得情绪抑郁低落,吃不好、睡不好,自怨自艾,对父母愧疚的心理强烈,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反复回想考试的过程。甚至有的考生脾气突然间变得很暴躁,与家人争执中负性情绪一触即发,赌气离家出走,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

 

3茫然型心理

有些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他们会产生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感觉,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做什么,吃睡都不踏实,既不外出与同学聚会、逛街,也不帮忙父母做家务劳动,每天就是吃吃睡睡,看看电视,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4焦虑型心理

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他们往往期待值比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加重。比如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等。

 

 

5躁狂型心理

有的考生超常发挥,考试成绩优秀的要注意“喜事危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乐极生悲。人们在过度兴奋状态里,思维会变得狭窄,从而导致对危险的预见和防范能力下降。考生在拿到理想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而遭遇交通、溺水、饮酒过度等情况,往年也不在少数。也有的会突然变得狂妄自大、高傲、自恋、张狂甚至狂躁等,就像“范进中举”一样。

如何应对考后综合征的不健康心理

保持平常心,制订合理的假期计划

许多家长在考前把孩子抓得死死的,考试一结束就彻底放松。不少考生彻底放纵,通宵看电视、上网、疯玩。这不但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生理也会吃不消。家长可根据孩子本身的特点及兴趣爱好,商量着安排假期,如全家出游、参加兴趣班等。









































北京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erlighting.com/sylc/65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