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三部六病rdquo医案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30年,遵循三部六病的辨证规律,以整体协调,突出局部的治疗原则,应用调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与同道分享。

处方:调心汤。

药物组成:百合30g,乌药10g,丹参30g,瓜蒌30g,郁金10g,牡蛎30g,麦冬15g,五味子15g,人参10g,柴胡15g,黄芩15g,紫苏子30g,川椒10g,甘草10g,大枣10g。

用法:上方加水ml,煮取ml,将药汁倒出,再加水ml,煮取ml,去渣,两次药汁混合,煮沸,分早晚空腹服。20剂为1个疗程。

临证加减:肿甚者加茯苓、车前子;发绀甚者加桃仁、红花、川芎;动则汗出者加黄芪、白术、防风;畏寒,背恶寒者加附子。

患者,李某,男,58岁。

年5月20日首诊治疗。患者因间断咳嗽、心慌气喘嘴10余年,加重5天入院。患者5年发现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近3年来活动后心慌气喘。间断口服地高辛等对症治疗。每感冒后致病情加重。曾多次住院治疗,但病情逐年加重。入院前5天自觉感冒后病情加重,表现为咳嗽、咯痰、心慌、气喘,门诊给予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日渐加重,遂入院治疗。入院表现咳嗽、咯痰、心慌、气喘,不能平卧,动则加重,口唇稍发绀,神疲乏力,腹满,纳差,寐差,双膝以下浮肿,小便少,大便正常,舌质暗,苔白腻,脉结代。

查体:T36.8℃,R26次/分,P98次/分,BP16/10.7kPa。精神差,端坐呼吸,口唇稍发绀,两肺可闻及喘鸣音,湿性啰音,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率次/分,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双期杂音,腹满,肝肋下1指,双膝以下浮肿,按之回陷。余(一)。

轴助检查:血常规:WBC8.4×10/L,HB40gL,Sg%L,BS5.3mmol/。心电图:心房纤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高电压,室性期前收缩,ST-T异常。胸片示:风心病并心功能不全。

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肺部感染,心功能Ⅳ级。

入院给予抗炎、强心、扩血管、利尿、改善心功能治疗,同时给以中药调心汤,加茯苓15g、车前子30g治疗。患者住院治疗7天后,咳嗽、心慌、气喘好转,发绀改善,下肢浮肿消退,能平卧入睡,下地活动时仍觉心慌,气喘。听诊两肺喘鸣音、湿啰音消失,心律仍不齐,心率86次/分。患者坚持门诊治疗,遂带中药上方15剂回家治疗。

二诊:患者于年6月13日再次就诊。自诉诉服上药后病情日渐好转,稍咳嗽,平地活动时无心慌、气喘,精神食欲好,下肢无浮肿,二便正常。查舌质淡红,苔白,脉结代较前有力。听诊两肺呼吸音清,心律仍不齐,心率72次/分。随上方去茯苓、车前子,继服20剂。

三诊:患者服完上方20剂后再次复诊。自诉病情明显好转,日常活动时无气喘。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结代。听诊两肺呼吸音清,心律仍不齐,心率70次/分。遂处以调心汤原方,嘱坚持再服用20剂。

四诊:患者服完上方20剂后再次复诊。患者精神好,病情稳定,已能帮助家人干一些农活及家务。嘱坚持再服用20剂,以巩固疗效。仍需注意体息,防止感冒。

患者共服用80余剂,随访近2年少有感冒,病情稳定无加重,临床告愈。

按语: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以咳歉、气喘、心慌、发绀、浮肿为主要表现。属传统中医学心悸、水肿、喘证的范畴,无论何病然气虚、阴虚、阳虚、血淤为其病之根本。

心脏是气血运行的动力,心脏自身必须有充足阳气、阴血以温煦滋养,方能行其令,运其血,任其职。心气不足,心阴亏损,心阳不振终导致心失所养,心功能减低,血液不能正常运行,血液瘀滯即现代医学所说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出现咳嗽、气喘、心慌、发绀、浮肿等诸症。所以益气养阴,温通心阳,活血祛瘀是治疗心衰之大法。

“心者,君主之官。”心脏把气血周而复始地运送到全身各处,营养全身组织器官,包括心脏本身。使组织器官发挥其正常功能。所以心脏功能好坏,直接影响各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样各组织器官功能是否正常,也影响心脏功能的发挥。所以治疗心脏病不但治疗心脏本身,还要考虑与心脏有关的各组织器官官。要整体有机相互协调,方有利心脏功能恢复。调心汤中选用小柴胡汤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里有表真正达到了阴阳并举,上下表里贯通,起到了协调整体,以利各器官的功能恢复作用。

补气者,补肺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傳之官,治节出焉。”心主血,肺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肺是辅助心治理和调节血液循环。只有肺气调达,血液方能畅行。且肝藏血,脾统血,精血的化生靠脾胃来完成。由肝脏转输,上归于肺,与肺气结合化生气血以滋养心脏及全身各组织器官。可见要滋补气血必须从肺、脾、肝着手。

调心汤中用瓜萎宽胸利气;百合、麦冬养阴清肺;丹参舒肝养血活血;乌药郁金行气、活血以助血液运行;人参、大枣健脾益气以助气血化生;五味子益气固气,敛气营血使行气活血不至于散气耗阴。另心主神明,心失养则神不安,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方中加牡蛎镇静安神使心气聚而不散,神安则心悸自消。诸药相伍使各器官有机协调,气血充,阳气足,血运畅,心得滋养,功能得以恢复。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从中医学讲是由于心失所养,心功能减低,血液不能正常运行,血液瘀滞,气血运行减少,不能满足组织器官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为气喘,心悸,发绀,浮肿等。属心悸、水肿、喘证的范畴,其病本为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益气养阴,温通心阳,活血祛瘀是治疗之大法。临证灵活应用调心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文摘自《三部六病薪传录2》主编:马文辉杨建宇

丁永斌,主任医师,刘绍武先生弟子,北京三部六病研究院研究员,医院内科主任。从医30年,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肺病、脾胃病。论文有:中风病的临床辨证用药、调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7例临床观察、调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例临床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等。

“三部六病”远程会诊已经开通,目前进入试运营阶段,长按下方







































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发布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erlighting.com/sylc/29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