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又叫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多见于成人,症状表现为病程长,有蛋白尿、镜下血尿、水肿、高血压等。慢性肾炎晚期由于肾小球炎症不断发展,正常“健存”的肾单位越来越少,纤维组织不断增多,肾脏萎缩,而致肾衰竭。
慢性肾炎根据症状表现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一般的水肿、肾功能减退。第二种,肾病型: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第三种,以血压持续、中度增高为特点。此病是一种病程较长、容易反复的病,患者在较长的治疗岁月中,除按时服药外,日常饮食调养也十分重要。
一:清淡饮食≠不放油
轻视食用油在肾病患者中很常见,很多患者对清淡饮食的理解的确是不放食用油。其实,食用油的营养价值还是很高的,尤其是植物性食用油:
食用油除了调节菜肴的口味,更主要的是能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三大必需营养物质—脂肪,70%来源于食用油、植物性食用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脂及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若长期不吃食用油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能量摄入不足。对于肾病患者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二:清淡饮食≠只吃素、不吃肉
所谓的清淡饮食就是少吃荤菜肉类,只能吃蔬菜和水果,放弃所有的动物性食物,每天都只吃蔬菜和水果来代替所有食品。
对于肾病患者而言,如果一味的吃素,将会导致蛋白质的缺乏。而缺乏蛋白质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蛋白质作为身体构成的基础,当机体缺乏时会出现精神不济、体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若长期缺乏,会给健康带来更大的威胁—严重营养不良,从而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加重肾脏负担。
三:清淡饮食≠不吃盐
人样想到的清淡饮食,是不是要要少吃盐,吃的越少越好。其实不是,清淡饮食不是不吃盐,而是要适量。控制盐量不是一点不放,而是要树立“控盐”意识。
尽量少吃或不吃市场上含钠多的食品,如腌肉、香肠等;使用定量的勺子,放盐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含钠高的调味品,如味精、蚝油、酱油等。
PS:
伴有高血压时:限钠
肾炎患者多伴有高血压,一旦血压升高,在饮食方面就要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同时像咸菜、腐乳、咸蛋等含钠量高的食物,也要少吃或不吃。
肾炎病情出现不同变化,或对于不同症状的患者,在饮食的要求上各不相同。而饮食对于肾炎的防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要听从专科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严格遵守相关的饮食治疗原则。
来源:护理动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