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宜清不宜补
患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高血压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炎,肾盂肾炎等病人,轻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重者可有性命之虞。中医学认为:肾炎主要是因湿热或湿浊蕴结于体内,故有一系列貌似虚,实不虚的症状:四肢浮肿、困倦嗜睡、胃脘满闷、小便短少混浊、大便溏泄、舌苔腻或黄腻等。
既然病不属虚,肾炎的治疗及饮食都应该是宜清不宜补的。若肾炎病人认为自己腰酸、乏力、胃口不开,自感很虚,而妄自进补人参、鹿茸、甲鱼之类大补之品,或每天吃高营养、高脂肪的滋腻之品,或饮用某些滋补药酒等助湿生热之品,都能导致体内的湿热更加沉重。
肾炎治疗上的清,具体又可以分为药清和食清。
在用药上,我们针对湿热内蕴的病理特点,常用黄芩、白茅根、薏苡仁、茯苓皮、黄柏、车前草等有清热利水作用的中药。
在饮食上,我们首先要求患者日常饮食以清淡平和为主,另外常吃一些对肾炎有治疗作用的食物。这些食物的性味也大多比较平和,或偏寒,能清利热湿或健脾化湿。
常用的食疗法
1.每天用50克玉米须泡茶饮用,或用30克冬瓜皮(或西瓜皮)煎汤代茶。
2.用适量赤小豆、米仁、黑大豆一齐煮粥,或用荠菜加米仁煮粥,经常服用。
3.黑鱼、鲤鱼汤有利水除湿作用,可常吃。熬汤时加适量赤小豆、米仁和茯苓,效果会更好。其它对肾炎病人有益的食物还有丝瓜汤、莲子粥等。
另外,肾炎病人患病日久,也往往伴有乏力倦怠、气短懒言等虚的征象。此时如果舌苔薄、胃口好,适当的清补是可以增强体质的。当然,肾炎病人是否能够进补、怎样补,应该由医生来决定。
专家介绍
王玉明中西医内科、副主任医师,荣获河南省科学进步奖两项,市科技进步奖一项。擅长于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等。八十年代早期毕业于大学中医专业,参加中医肾病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在运用阴阳平衡和免疫修复双重疗法治疗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方面有独到之处,近年来,积极参加中医肾病秘方,验方的发掘和整理工作,参加了院内制剂“肾特宝”系列方剂的研制工作,发表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论文二十余篇。
联系方式:-(二病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