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门诊来了二位病人,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性,一位20多岁的花季女孩,二人共同的特点是都很悲伤,手中拿的一张尿常规化验单都有+-++的尿蛋白。不同的是中年男子似乎愿意接受医生给他的诊断“慢性肾炎”,想到我这里更进一步得到证实;而女孩儿则很惊慌地问我:我真的是“肾炎”吗?必须住院肾穿刺吗?经过仔细询问病史,结合各项检查并复查尿常规后,我明确告诉他们,尿常规中的蛋白尿是“假性蛋白尿”,并非慢性肾炎的“真性蛋白尿”。
一)什么情况下尿中会出现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常发生在发热、运动、寒冷、高温及体位改变情况下,无器质性病变称为生理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蛋白尿即可消失,预后良好。
病理性蛋白尿:各种原发性或者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及混合性蛋白尿。
二)什么是“假性蛋白尿”?
泌尿道疾病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妇科疾病产生大量的脓、血、粘液尿中会出现蛋白尿,尿蛋白常为+-++,抗感染治疗后尿蛋白消失,不伴有肾脏本身的损害。
上诉2位患者的尿常规中除有蛋白尿外,还有大量的红、白细胞、精液,临床上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腰酸痛表现,抗感染治疗尿常规完全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正常。
通过上述病例,我想告诉大家在就医过程中:不要看到尿检结果后恐慌紧张,就医时除了自己看化验报告外,请告诉医生你的不适症状,这是诊病的要素,同时化验结果复查也很重要,这样可以避免误诊,耽误病情。
简桂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