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IDOU
水痘
预防知识宣传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潜伏期——为10-21天(以14-16天为多见),全身症状一般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瘙痒明显,皮疹痊愈时要结痂,痂皮慢慢脱落。
传染期——为患者发病前的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
常见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水痘肺炎(较常见于婴儿)、胃肠道疱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出血倾向、肾炎、横断性脊髓炎、脑炎、水痘肝炎。
水痘发病后的表现
典型水痘发病可分为两期:前驱期和出疹期。
(一)前驱期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有畏寒、低热、头痛、乏力、咽痛、咳嗽、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持续1-2天后才出现皮疹。
(二)出疹期
初时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
疱疹为单房性,椭圆形,直径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壁薄易破,疹液透明,后变为浑浊,疱疹处常伴瘙痒。
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水痘皮疹为“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四肢,手掌、足底更少。部分患者可在口腔、咽喉、眼结膜和外阴等粘膜处发生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
水痘皮疹分批出现,故病程中,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俗称“四世同堂”。
如何预防水痘
1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学校班级可采用紫外线消毒或含氯消毒剂消毒,避免易感者接触,尤其是体弱、免疫缺陷者更应加以保护。如已接触,应在接触水痘后应口服或者注射抗病毒药物,可起到预防或减轻症状的作用。
2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5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7
儿童、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医院检查治疗。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处方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9
对水痘等传染病患者实行“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10
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接种水痘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高峰,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方法。
11
学校班级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要在家隔离治疗,待水痘疱疹结痂干燥后自然脱落后到卫生院开具痊愈证明,方能复学。密切接处者不必隔离,但要注意进行医学观察,如果密切接处者在观察期发病,则按患者处理,未发病可以解除观察。
感染水痘后
隔离期限
1、无聚集性疫情时,隔离期限为皮疹全部结痂,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
2、班级或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从严隔离21天。
按照要求,水痘患者隔离期满复课前,需要患者本人带上前期诊疗资料一同前往学校所属辖区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复课证明》
撰稿:张梦苡、宋肖容
审稿:万志伟、马昌
设计推送:许芊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