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抓考点,少花时间!
例题
CD4+T细胞发挥抗病毒作用的主要机制不包括 A.辅助抗体产生 B.杀伤被感染细胞 C.产生免疫记忆 D.CD8+T E.分泌细胞因子
『正确答案』B
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M B.IgD C.IgG D.IgA E.IgE
『正确答案』D
男,35岁。反复咳嗽伴呼吸困难20年,再发1天,吸入“万托林”或口服“氨茶碱片”后可缓解。查体:双肺闻及干啰音。外周血WBC7.8×/L,E0.15。与该病发生关系最密切的免疫球蛋白是 A.lgE B.lgM C.lgA D.lgD E.lgG
『正确答案』A
可通过抗原非特异性方式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NK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B细胞 D.肥大细胞 E.T细胞
『正确答案』A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致敏T淋巴细胞 B.IgG抗体 C.IgM抗体 D.IgE抗体 E.单核-巨噬细胞
『正确答案』E
不属于免疫缺陷病的疾病是 A.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B.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 C.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艾滋病
『正确答案』D
免疫缺陷患者不可接种的疫苗是 A.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 B.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C.麻疹活疫苗 D.多糖疫苗 E.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正确答案』C
男,30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3年,由于贫血加重予输血治疗,在输血开始后10分钟患者突然寒战、发热、腰背痛、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无尿,急查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该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所属超敏反应的类型是 A.Ⅳ型 B.不能定型 C.Ⅱ型 D.I型 E.Ⅲ型
『正确答案』C
A.接触性皮炎 B.支气管哮喘 C.血清病 D.溶血性贫血 E.荨麻疹 1.由Ⅲ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是 2.由自身抗体诱导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
『正确答案』1.C;2.D
男,18岁。因终末期肾脏病行肾脏移植手术,其母亲为供肾者,这种移植类型是 A.同系移植 B.同基因移植 C.异种移植 D.自体移植 E.同种异体移植
『正确答案』E
第一节 绪论
考点1.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
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
外周免疫器官
脾脏、淋巴结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发挥功能的场所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与脾、淋巴结功能类似,如肠、鼻、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皮肤相关淋巴细胞
考点2.免疫系统主要功能
功能
生理性(有利)
病理性(有害)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性异物
超敏反应(过度)持续感染(不足)
免疫自稳
清除损伤或衰老的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
清除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细胞
肿瘤
第二节 抗原(Ag)
几个小概念
交叉反应
两个不同来源的抗原所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由交叉抗原激发的免疫反应称为交叉反应,如交叉抗原的存在使A群链球菌感染人体,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攻击心脏内类似的交叉抗原,诱发风湿性心脏病
耐受原
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
变应原
能诱导变态反应的抗原
第三节 免疫器官
考点1.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
骨髓
作用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各类免疫细胞的发源地·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不全或缺陷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严重损害机体的造血功能,并导致免疫功能缺陷
考点2.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 —淋巴结;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扁桃体、小肠的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
第四节 免疫细胞
本章节难度较高,建议选择性放弃 免疫细胞 各种免疫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抗原提呈、产生细胞因子(如TNF、IL-1、IL-4、IL-5和IL-12等,促进炎症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拮抗和调节速发型超敏反应(抗寄生虫和病毒感染)。 肥大细胞:胞质内存在大量含组胺、5-羟色胺和肝素等介质的颗粒,引发多种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
考点1.基本概念 1.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并不一定都是抗体。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根据Ig重链恒定区肽链抗原特异性不同,分为五类IgA、IgD、IgE、IgG、IgM。 高变区:是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考点2.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特点
功能
IgG
血清含量最高唯一能通过胎盘
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打疫苗)调理作用、ADCC效应,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IgM
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类风湿因子和天然血型抗体为IgM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最早产生的抗体,近期感染指标
IgA
分泌液中主要抗体
SIgA在黏膜局部抗染中作用重要
IgD
分为血清IgD和膜结合型IgD
膜结合型IgD(mIgD)是成熟的B细胞成熟标志
IgE
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
IgE为亲细胞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Fc受体结合,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①IgG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达成人水平(考试指南);8~10岁达成人水平(儿科学)。 ②早期抗感染主要是IgM,晚期抗感染主要是IgG。 ③IgG能通过胎盘,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④IgA能通过乳汁获得,在婴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第六节 补体系统
考点1.补体系统的激活(重点但不求甚解)
经典途径
替代途径
MBL途径
激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IgG1、IgG2、IgG3、IgM)
细菌脂多糖(LPS)、肽聚糖、酵母多糖IgG4、IgA
病原微生物表面甘露糖残基(MBL)
补体成分
C1~C9
B、D、P因子C3、C5~C9
MBL、C2~C9、MASP-1,2
C3转化酶
C4b2a
C3bBb
C4b2a
C5转化酶
C4b2a3b
C3bBb3b
C4b2a3b
考点2.补体与临床疾病
疾病
免疫学机制
治疗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C1抑制物基因缺陷所致
C1抑制剂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
磷脂酰肌醇(GPI)无法合成
抗C5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依库丽单抗)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多种补体抑制分子的缺失
反复发生奈瑟菌感染
C8缺陷
-
第七节细胞因子(CK)
本质:各种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 考点1.白介素(IL)
临床意义
IL-1
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相关
IL-2
IL-2、IL-12、IFN-γ为Th1型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激活、增殖与杀伤效应,促进抗病毒、抗胞内菌、抗肿瘤免疫
考点2.干扰素(IFN)分α、β、γ三种类型
名称
类型
主功能
干扰素α
Ⅰ型干扰素
抗病毒转录
干扰素β
干扰素γ
Ⅱ型干扰素
积极促进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
考点3.细胞因子与疾病★
疾病
细胞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TNF-α和IL-1β
银屑病性关节炎,SLE
IFN-α
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IL-2Rγ链基因缺陷
第八节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略
第九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略
第十节 免疫应答
考点1: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识别、活化、效应三个阶段 考点2.T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功能 1.抵抗胞内寄生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 2.抗病毒:CD8+CTL清除病毒感染细胞 3.抗肿瘤:CD8+CTL裂解表达肿瘤的肿瘤细胞 4.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5.介导Ⅳ型超敏反应
第十一节 黏膜免疫系统
包含内容 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器官化的黏膜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
第十二节 免疫耐受
影响免疫耐受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小分子的可溶性、非聚合抗原易诱导免疫耐受;抗原经静脉注射最易诱导免疫耐受。 (二)机体因素:机体在胚胎期最易诱导耐受。
第十三节 抗感染免疫
略
第十四节 超敏反应
考点四型超敏反应比较★★★
Ⅰ
Ⅱ
Ⅲ
Ⅳ
名称
速发型
细胞毒型
免疫复合物型
迟发型
抗体
IL-4促进B细胞产生IgE
IgG、IgM
IgG、IgM
无
补体
无
+
+
无
细胞
肥大细胞嗜碱粒
中性粒巨噬细胞NK细胞
中性粒血小板
CD4+Th1型细胞介导巨噬细胞
疾病
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哮喘
输血反应血细胞减少新生儿溶血重症肌无力Graves病
血清病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Arthus反应
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
第十五节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考点1.概念
自身免疫
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发生的免疫应答
分类
器官特异性(局限单一器官)
多发性硬化、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
器官非特异性(全身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隐蔽抗原
脑、睾丸、眼球、心肌和子宫抗原
考点2.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 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抗体
后果或临床表现
恶性贫血
抗内因子的自身抗体
维生素B12缺乏导致巨幼细胞贫血
药物诱导的溶血性贫血
药物吸附在红细胞表面改变其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自身红细胞抗体
红细胞裂解,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抗血小板表面成分抗体
血小板破坏,凝血功能障碍
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易患化脓菌感染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机制:体内存在针对自身抗原的CD8+CTL和Th1都可以造成细胞的损伤 对应疾病: A.IDDM B.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 C.多发性硬化 D.重症肌无力 记忆:IT精英,头重脚轻多难受
例题 主要由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A.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多发性硬化
『正确答案』E
考点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
机制
对应疾病
隐蔽抗原的释放
体内位于特定解剖位置而与免疫系统隔绝的抗原成分如眼外伤
自身抗原的改变
肺炎支原体可改变红细胞的抗原→溶血
分子模拟/交叉抗原
链球菌感染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柯萨奇病毒感染引发糖尿病
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
可引起自身抗体的产生→免疫损伤,如EBV刺激机体产生T细胞抗体、抗B细胞抗体、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等多种抗体
表位扩展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机体自身应答性T细胞克隆识别自身抗原的隐蔽表位,如SLE,类风关,多发性硬化,IDDM等
免疫调节异常
Th1亢进引起IDDM,Th2引起SLE
第十六节 免疫缺陷病
考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B细胞缺陷
X-性连锁低丙球血症:血清中各类Ig水平明显降低或缺失,反复化脓菌感染
选择性IgA缺陷或IgA和IgG缺陷: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
T细胞缺陷
DiGeorge综合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T细胞数目降低,B细胞数目正常。易反复感染病毒、真菌、原虫及胞内寄生菌
联合免疫缺陷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由于T细胞及B细胞均缺陷而导致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联合缺陷——IL-2Rγ链参与
吞噬细胞缺陷
慢性肉芽肿病:频发细菌、真菌感染和肉芽肿的形成
第十七节 肿瘤免疫
考点1.肿瘤抗原
尿Bence-Jones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
碱性磷酸酶AKP↑
肝癌、骨肉瘤、阻塞性黄疸
α-胚胎抗原
畸胎瘤
癌胚抗原CEA↑
结肠癌、胃癌、肺癌、乳癌
甲胎蛋白AFP↑
原发性肝癌、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恶性淋巴瘤、活动性肝病
CA
胰腺癌
CA
卵巢癌
考点2.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增强抗体:肿瘤特异性抗体非但不能杀伤肿瘤细胞,反而会干扰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细胞免疫机制 1.NK细胞:不受MHC限制,肿瘤早期起作用,为第一道防线。 2.巨噬细胞既是抗原提呈细胞,也是杀伤肿瘤的效应细胞。 3.CD8+细胞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最重要。 4.CD4+细胞分泌IL-2、IFN-γ激活CD8+CTL。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下调抗原表达
肿瘤细胞抗原调变:肿瘤细胞特异或相关抗原表达减少或丢失,使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识别和CTL杀伤
上调免疫抑制性因子
肿瘤细胞分泌TGF-β、IL-10等,广谱抑制Th1型免疫应答的诱导和效应
诱导免疫抑制性细胞
1.肿瘤微环境显著上调的TGF-β、RA、IL-2等诱导iTreg的显著上调发挥强大免疫抑制效果2.肿瘤内浸润巨噬细胞表型为Arg-1+CD+,其分泌IL-6、IL-10和TGF-β,促肿瘤细胞增殖、抑制CTL及NK的活化和肿瘤杀伤;3.肿瘤局部还大量浸润免疫抑制功能的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表型为CD11b+Gr1+,通过模型TGF-β1显著抑制外周和肿瘤局部CTL、NK的活化和杀伤功能
关键词:缺失,调变,低下,缺乏,抑制,漏逸,抵抗
第十八节 移植免疫
考点1.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超急性排斥
移植器官与受者血管接通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
受体预存抗供体血型类Ab(多为IgM),激活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导致血管内凝血
急性排斥反应
移植后数天至2周左右发生
主要由细胞免疫应答所致:(1)CD4+Th1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是主要的损伤机制(2)CTL直接杀伤表达异型抗原的移植细胞
慢性排斥
移植后数周、数月至数年发生
Th1、Mφ→炎症
第十九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
略
第二十节 免疫学防治
略
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M C.IgD D.IgA E.IgE
『正确答案』B
与获得性免疫缺陷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A.重度营养不良 B.肿瘤放疗和化疗 C.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D.病毒感染 E.胸腺发育不全
『正确答案』E
21年保过医师考试课程招生,欢迎报名!优惠多多!
开课联系周老师
精彩推荐零基础考生需要用多久时间,备考医师考试?
21年医师资格考试保过培训课程招生,总有一款适合您!
提前收藏!医师证书领取、注册、变更、多点执业等问题,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21年医师考试
你觉得还早?其实人家早已开始复习了!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星题库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