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肾病概述
据权威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高,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大于10%,其知晓率却不足5%。不少患者直至出现肾衰竭、医院就诊,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临床中,诊断为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等,当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时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都可统称为“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发病的特点有“三高”、“三低”: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全社会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低、防治率低、伴发心血关病的知晓率低。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肾病发病的先决条件,在与人体正气的强弱,以及邪正交争和双方盛衰的情况。因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当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累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导致肾脏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如六淫、七情、饮食、劳逸、房劳、药毒、意外伤害等多种内外因素均可致病。并且在疾病的发生、演变过程,病因和其病理产物常互相作用,互为因果。
当患了肾病之后,及时治疗很关键。早期对慢性肾病进行干预控制,阻止其恶化进展完全做的到。如未能及时有效救治,导致病情恶化进展,则随病程迁延,慢性肾病患者将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
因此,一旦被诊断为慢性肾病,绝大部份病人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认为自己已患上绝症,觉得自己是在托累整个家庭,拒绝任何治疗;还有的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治疗后就开始产生各种心理矛盾,认为这个病治到最后只会人、财两空等等。因此,对慢性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是慢性肾病患者身体康复的关键所在。
二、慢性肾病的心理因素
1、焦虑紧张:
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2、抑郁:
由于患病后,社会角色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认为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没有贡献了,成了社会、家庭的负担,而导致抑郁,也有的丧偶后,一个人独自生活,子女都忙于自己的事务,对自己缺乏关心、照顾,长期生活在孤独与寂寞、单调等待之中,久而久之,便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导致抑郁,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也有的长期生活在躯体疾病的折磨之中感到生活没有希望而采取自杀行为。
3、沟通障碍、人际关系紧张:
由于需要长期治疗,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再加之“久病成医”,因此,对周围人群,尤其是医护人员特别敏感、多疑、爱唠叨,对其不信任、斤斤计较等,造成与家人及周围人沟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
三、慢性肾病的心理特点
1、认知变化:
慢性肾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思维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
2、社会变化:
认为自己由社会人变成了病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3、人格的变化:
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认变自己是病人而产生孤独感;由于家人关心照顾的较少,病情迁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甚至放任自己的行为。
四、慢性肾病催眠心理治疗
中医认为,情志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病理变化息息相关。机体气血充盛,贵在通调,其中情志顺畅,肝气条达对于气血的通调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儒门事亲》亦说:“喜则少病,百脉舒和故也。"反之,情志抑郁,忧虑重重则可导致肝气郁结,脾气壅滞,郁久化火伤阴或气滞血瘀等变证。《内经》强调:“百病皆生于气。”现代医学亦认为长期的情志不畅可以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疾病,可见情志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肾脏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调养情志,这对于提高疗效至关重要,切不可等闲视之。
中医催眠最显著的特点是“养肝柔肝,滋阴补肾,培元固本”。在催眠状态下促使血液循环强化肝细胞活力,进而解毒净化、养肝柔肝,补肾强肾,有效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中医认为:肾气充盈时,真气充足,五脏气血旺盛,真元鼓荡全身四肢百骸。外在表现也必然充满了生机和润泽,润肤养颜,身轻体健,呈现一种自然健康的美。
中医催眠能够充分调动人体生命潜能,活化脏腑功能,调控脏腑平衡的作用。促进人体的消化、内分泌、血液循环、植物神经、免疫、新陈代谢等等各个系统处于一种复杂的动态平衡中,才会协调运作强化新陈代谢功能;增强全身的微循环功能,促使更多的毛细血管张弛有度,血管内血液流速加快,清除体内毒素和废弃物质;同时消除心底“垃圾”,达到洗涤、净化身心灵,心身疗癒的目的。
实践证明,中医催眠针对各种慢性肾病早中期均有神奇的效果,更对严重的肾病有镇痛镇静安神辅助治疗的作用。
五、心理护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病情变化及早治疗。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悦心情,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1、生活规律、适度脑体劳动:
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与合理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有选择性、有规律地进行适量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等体力运动。
2、家庭和睦是患者康复的基础:
患慢性肾病者,治疗时间长,病情变化大,心理压力、负担大,是身体及心理极易出现问题的时期。因此应充分了解病人的变化特点,及时发现病人的变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使之生活质量提高,愉快的生活。
中医催眠是练出来的,实践出真知!
参加中医催眠学习,就会悟道真理!
王老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