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的原因有很多,如反复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误治失治等原因均可引起,尤其是一些中老年女性患者,常见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对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和谐带来严重困扰。
目前,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缺乏统一认识,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在病人的急性发作期使用抗生素。但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也可能导致病人出现耐药、菌群失调、真菌感染、阴道炎、胃肠道不适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副反应,长远来看,治疗效果还是不理想。少数患者的病情甚至会逐渐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慢性肾盂肾炎
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生活中的一些症状可能与慢性肾盂肾炎紧密相关。如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半年或1年以上;尿频、尿急、尿痛;少腹坠胀;腰酸等症状较轻或间断出现,可伴有夜尿增多、乏力、食欲不振、伴或不伴有低热等症状,有的甚至出现头晕、恶心欲吐等。
如果医院进行了一些检查,那么这些检查的指标也可以作为判断的标准。辅助检查中,尿常规表现为非特异性,可能存在少量的微量尿蛋白(急性期可有大量蛋白尿),尿沉渣可能存在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尿培养阳性率不高,反复尿培养可获得阳性;肾功能检查通常有肾小管功能减退,晚期可出现肾小球功能损害;肾脏B超可见肾外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等,严重的会出现双肾的缩小。这些检查指标都可能预示着患者存在慢性肾盂肾炎。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其正常清晨清洁中段尿常规检查结果也可能出现白细胞不增多,尿细菌培养阴性的情况。
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清利益肾”是关键
清利
中医将慢性肾盂肾炎归属于“劳淋”“腰痛”范畴,《诸病源候论》提及:“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湿热故也”,病属本虚标实、肾虚为本,讲的就是除了感染因素外,体质虚弱是根本的原因。一般来讲,年轻人除非有复杂性泌尿道因素存在(如泌尿道结石,狭窄,多发囊肿,各类妇科疾病等),一般不会有反复发作的慢性肾盂肾炎。一些年轻女性可有偶发的急性肾盂肾炎,但经过抗生素治疗,并注意平时卫生和生活习惯后可告痊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绝前后的妇女,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力下降,生活工作等的原因,肾盂肾炎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治疗难度也高。根据上述的表现,中医治疗讲究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主要的原则是益肾清利等。清利一般使用八正散,小蓟饮子等中医方剂,同时可选用半边莲、半枝莲、蒲公英、蛇舌草、土茯苓等,会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
益肾
除上清利治疗外,益肾是治本之法。年老久病,肾阴肾阳均有不足。肾阳不足,无以气化膀膀;肾阴亏虚,虚火盛,尿不适。因此,治疗当以滋阴温肾,阴平阳秘,病安从来。《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曰:“夫阴阳之体,曰乾与坤;阴阳之用,曰水与火;阴阳之化,曰形与气”。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以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理论为依据,对于阴阳虚损病证的治疗,张景岳提出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阴阳互济”法则,并将其贯穿于阴阳精气水火不足之证的立法组方之中,创制了左归丸。左归丸由熟地黄、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组方而成,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功效。方中熟地黄、龟板胶可滋肾阴、益精髓,以补肾阴不足;山茱萸补养肝肾,固秘精气;山药补脾益阳,滋肾固精;鹿角胶补益精血,温肾壮阳,寓有“补阳益阴,阴中求阳”之意。枸杞子、菟丝子补肝肾、益精血,助精髓。川牛膝善走下焦,引热下行,又长于逐瘀通经。左归丸是建立在对阴阳和精、气、形的动态变化认识基础之上的,在顾护物质基础“精”的同时利用“阳化气,阴成形”的特点,以达滋阴填精之功,有从阳引阴之妙。现代药理学表明,左归丸可降低血清、尿液致炎因子IL-17水平,动物实验表明左归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作用,调控生殖内分泌激素;可能通过改善线粒体的的增生、融合及自噬的动力过程,促进线粒体自我更新,维持其结构、功能完整。因此,对于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除了清利之法,治标之法先左归丸阴阳平补,临床具有很好的疗效。
专家简介
杨雪军
医学博士,研究员,上海中医院科技处处长。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肾病的研究。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临床经典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年美国贝勒医学院博士后研究1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局级课题13项。获教育部科技奖、上海科技进步奖等各类成果奖8项,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8篇。
原标题:《尿频、尿急、尿痛……总是反复不愈?可能是肾盂肾炎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