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一部名为《生物钟的奥秘》的纪录片里,揭示了人体一天内不同时段的微妙变化。
无独有偶,咱们中医的子午流注理论也认为,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循环,一天之中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在“值班”。
从中医or西医两方面
全面解答人体生物钟,认准规律,选择有门道
辰时
早上7:00~9:00
西医说
医学研究证实,早起后3小时内血压值会达到高峰。这个时段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达到顶峰,神经兴奋性增强,各系统处于活跃状态。
因此如果上午运动,血压值有可能进一步升高,增加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清晨的血小板高度聚集,血液会很浓稠,此时血流受到的阻力比晚上大,再加上晚间代谢不能及时补充水分,血管内很容易形成血栓,堆积的脂质斑块也容易脱落,使心脏处于危险境地。
因此,清晨应保持平静,慢慢起床,缓缓喝杯白开水(—ml),避免剧烈运动。
中医看
辰时,乃天地阳气最旺之时,也是人体胃经时令,是进食营养胃经吸纳营养最旺的时辰。
因此,早餐一定吃好,有利于人体充分吸收营养,并通过旺盛的胃气转化为气血,是所谓“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清晨起床后,筋骨已舒展、头脑也慢慢清醒,但是我们体内的脏器和血管却仍旧处于半梦半醒中,此时也是最容易出意外的时间。
所以,除了早餐要吃好以外,动作舒缓,心情舒畅,也是辰时养生要点。
巳时、午时
9:00~13:00
西医说
在经历了一个晚上的休息和早晨能量补充后,此时,人体精力更加充沛,创造力非常强。
生物实验发现,大脑可以分泌一种具有很强醒神作用的激素物质,其分泌量越多,大脑灵敏度越高,而上午正是大脑大量分泌此类物质的时段。
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最好的状态都在上午。建议上班族把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放在该时段完成,可以事半功倍。
中医看
在中医看来,这个时间段是人体一天中最精神、大脑最具活力的时候。
在这个黄金时段内,应该至少运动1小时(15分钟预热、30分钟运动,15分钟伸展),还应该多多动脑。
未时
13:00~15:00
西医说
午饭过后,人更易犯困。
通常认为这是由于血液分布发生改变,胃肠道血流量增多,大脑缺血所致。
但现在也有研究发现,犯困不仅因为血流改变,还与大脑内一种特殊物质的休息节律变化有关,是一种不自觉的犯困。数据显示,这个时间段开车,车祸几率相对更高。
中医看
午饭后这个时候,是一天中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
但是人体需要保持阴阳平衡,最好打个盹儿,睡个午觉,让阳气入于内,阴平阳秘。
阳入于内而不外散,有利于保护人体阳气,使人阴阳协调精力充沛,下午更好地投入工作。
申时
15:00~17:00
这段时间小肠经和膀胱经“值班”,身体在努力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水液代谢正常,才能保证人体“内环境”的洁净。
下午时段,身体需要消耗午饭摄入的能量,小肠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送到了血液里。
这时我们需喝一杯水,用来稀释血液,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酉时
17:00~19:00
人的精力在这个时段再度旺盛起来,工作效率高,嗅觉、味觉、听觉等都很敏感,体力、耐力和体温都达到最高峰,是锻炼的好时机。
由于生物钟作用,人体体温从下午开始平稳上升,可以起到类似热身的作用,运动效果相对更好。
英国科学家阿特金森指出,几乎每一项田径运动和赛车运动的世界纪录,都是在下午或晚上打破的。
戌时
19:00~21:00
西医说
傍晚后,生物钟进入相对倦怠期,整体代谢能力大不如白天。
此时喝酒,血液中酒精代谢更难,容易醉酒。同样的道理,在这个时间段摄取过多的食物,也会导致血糖值迅速上升,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中医看
中医认为,这个时间是身体逐渐开始倦怠的时候,此时的养生重点,是让疲惫的身体逐渐舒展开来。
泡澡就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傍晚非常适合泡澡,在温水中泡20分钟左右,可让身心沉静下来。
亥时
21:00~23:00
夜晚的到来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好好利用一天中最闲暇的时光,会使家庭生活充满温馨和情趣,也利于消除工作中的紧张情绪。
睡前按摩百会穴、涌泉穴、足三里,都可以有效地帮助睡眠,舒缓白天因站或坐而过于疲劳的脚部、小腿、背部。
子时
23:00~1:00
中医最提倡“子午觉”,因为根据人体气血运行的规律,在子时和午时睡觉最养心。
快到十一点时,人体阴气最旺,处于阴阳交回时段,阴入于体内阳气渐生,是最该睡觉的时候。人体通过睡眠养阴生阳、化生气血,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那么,什么病看中医,什么病看西医呢?
心脑血管疾病:先西后中
如:高血压病、心脏病、中风、脑梗死等。西医在急性发作时有迅速控制症状的作用。但不能根治疾病,中医药主要在改善患者体质方面发挥巨大调理作用。
便秘:首选中医
西药对便秘的治疗较为短效,只能作为应急措施。不要过多服用泻药,避免药物依赖。
感冒:中西医皆可
绝大多数情况下,感冒不吃药七天能好,吃药一周能好,输液一星期也能好。关键在于治疗感冒时是否在同时提升免疫力。一般情况下,感冒初期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就能控制。
如果突发性高热不退、咳嗽、头痛等症状比较重的,可以找西医,明确病因,有利于指导用药。
颈椎病:首选中医
中医理疗是治疗该病种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药调养,更有优势。
腰椎间盘突出:首选中医
更多情况下中药配合理疗效果较好,西医主要在疾病晚期手术治疗方面有优势。
面瘫:首选中医
西医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中医针灸配合理疗效果在临床上疗效更确切,一般来说治疗越及时,效果越好。
口腔疾病:首选西医
西医牙科相关医疗器械完善,在手术矫形、治疗等方面优势明显。
一些非器质性病变比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则可选择中医治疗。
脾胃病:首选中医
如慢性胃炎、腹胀便溏等,一般病程较长,机理比较复杂。西药多为单成分,不如中药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更容易贴近病情。
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过敏性疾病:首选中医
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药后容易反复。
而中医是跳出局部从整体来调节,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入侵造成的,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皮肤病
青春痘:首选中医
西药副作用相当大,不宜久用;中医从全身调理,作用缓和但持久。
白癜风:中西各有特色
白癜风为难治性疾病,治疗需要持续。西药主要在局部用药、激光治疗方面有特色;中医依靠辨证论治,进行全身调养。
带状疱疹:首选中医
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引起,西医针对病毒也没有特效药物。中西医疗效较好,需要注意防治并发症及后遗症。
脚气:中西医皆可
一般外用药治疗的效果都不错,但西医有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对于顽固病例,中西药配合起来,治疗效果更佳。
特发性脱发、斑秃:首选中医
这类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医不易治疗。中医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痰湿瘀热等角度出发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妇科病
感染类疾病:中西医皆可
如盆腔炎、阴道炎等。对于急性发作期、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见效快。中药和中医理疗则对一些慢性反复发作性炎症疗效更好。
不孕不育:根据病因
首先应该仔细查找病因,再确定找中医还是西医。属于输卵管阻塞等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西医治疗较好,但大多数功能性病变引起者,中医药调理有独到之处。
原发性痛经:中医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不佳,多属对症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效果较好。
月经失调:中医
妇科疾病常属于激素分泌紊乱,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剂量,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也是一门强项。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采取疏肝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
西医治疗在一些人群身上较为明显,中医长期调理更加安全。
失眠:看中医
失眠大多属于功能性紊乱,中医可从气血、阴阳等角度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镇静安眠类的西药容易导致依赖,只能短时间服用。
偏头痛:看中医
首先检查明确病因,在排除器质性问题后,采取中医调理。
偏头痛大多没有病因,属于功能性紊乱,西医没有更好的办法。
亚健康:首选中医
西医生化检查等指标正常或轻微异常者,都可通过中医进行调理。
复杂慢性病:中医
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肿瘤等,西医可能会采取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肿瘤患者配合内服中药还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
非器质性疾病:中医
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力不足、头晕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烦躁等症状,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经西医化验、拍片检查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
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做到提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中西医各有所长,一句话概括,西医很强大,中医很伟大!
如何让自己和家人更健康,请治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