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是肾小球肾炎的三大症状,也称肾炎综合征。病程时间超过3个月即为慢性肾炎;慢性肾炎自身就是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平时除了有效的药物治疗,生活习惯及监测意识等方面都要多加注意。
一、低盐饮食
低盐饮食一方面对于伴有持续蛋白尿的患者会存在水肿的情况,有助于利尿消肿,缓解尿蛋白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与增强降蛋白药物的药效。如果摄盐量过多,蛋白尿水平不降反升,也就会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肾病患者每人每天低于3g(半啤酒瓶盖)。
二、控制血压
控制血压有利于保证体内水、钠的平衡,血压水平的稳定能够保护肾功能,从而减轻蛋白的漏出。肾病患者要做好日常的血压监测,每天定时测量并做好记录,一般血压控制在/75mmHg以下的肾友,降尿蛋白的效果会更明显。
三、预防感染
慢性肾炎生活中要预防感染:任何感染都会加重慢性肾炎病情。慢性肾炎患者机体抵抗力低,很容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泌尿系统及皮肤。故应认真预防感染,如避免受凉,注意口腔、会阴及皮肤等处清洁等。
四、合理用药
对于治疗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情况有很多药物,主要分为三类:
1、糖皮质激素
这类肾友们可能比较熟悉,常有的激素类药物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等,主要是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2、免疫抑制剂
这类药物是在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比较急的情况下会用到,常见的比如环磷酰胺、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骁悉)、来氟米特、他克莫司、硫唑嘌呤等。
3、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
是降低血压药物,同时也具有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对于有高血压和尿蛋白的患者是不错的选择,有时候即使没有高血压的情况只有蛋白尿可能也会用到。
还有一些中药可能有一些辅助降低尿蛋白的作用,比如发酵虫草菌粉经加工制成的片剂,此药具有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免疫功能和降低氧化脂质等多种功能,对肾功能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修复以恢复肾小管功能,并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比如雷公藤,常用于慢性肾炎的治疗,但因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
每一类药物治疗的重点不一样,患者应该根据医嘱用药,不要觉得别人用着有效果就私自换药,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避免因乱服药病情加重的情况,这样的案例频繁发生,要引以为戒!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