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为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的世界肾脏日。今天同时也是全国爱肾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慢性肾炎的话题。
慢性肾炎可因病损的性质不同,病程经过有显著差异。从首次发现尿异常到发展至慢性肾衰,可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高血压、感染、饮食不当、应用肾毒性药物及持续蛋白尿等,均能加速慢性肾炎进入慢性肾衰竭。
临床类型
1.慢性肾炎普通型
2.慢性肾炎肾病型
3.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用药治疗
本病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损害、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发症为主,而不是以消除蛋白尿、血尿为目的。一般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强调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饮食,预防感染。
1.限制高蛋白饮食
2.控制高血压
食疗方
糯米、芡实各30克,白果10枚(去壳),煮粥。每日服1次,10日为一疗程。此粥有健脾补肾、固涩敛精之效。
预防护理
本病一旦明确诊断,应积极进行治疗和预防,防止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尽量避免和延缓患者进入必须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阶段。
①避免感染、劳累等加重病情的因素。
②严格控制饮食,保证充足营养。
③积极控制和治疗并发症。
④慎用或免用肾毒性和易诱发肾损伤的药物。
⑤使用中医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用传统的中医疗法改善和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中医的辨证施治
1、肺肾气虚,水湿内聚
症见:面黄浮肿,气短乏力,腰膝酸软,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
2、脾肾气(阳)虚,水湿逗留
症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纳呆便溏,浮肿,遗精、阳痿或月经失调,甚则畏寒肢冷,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3、肝肾阴虚,湿热内蕴
症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或视物模糊,腰膝酸软,梦遗或月经失调,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4、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症见:面色少华,气短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伴咽痛,舌偏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参考来源:百科;中华中医网;医学百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