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男性为主。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多样。多数起病隐袭、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一般而言,凡有尿检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病程迁延,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肾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并有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慢性肾炎早期应该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殖、减轻肾脏硬化。
2、肾病综合征
3、慢性肾衰竭
4、肾结石
5、肾囊肿(多囊肾)
6、糖尿病肾病
7、高血压肾病
8、紫癜性肾炎
9、狼疮性肾炎
10、小儿肾病
11、IgA肾病
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肾炎的起病多处于正虚邪实阶段,外邪入侵手太阳肺经,入里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及任督二脉。外邪以风寒为主,风位于六淫之首、百病之长,风性善行而数变,临床中肾炎大都与风寒外侵入里,阻塞经络,肾络淤阻有关。
肾病的第二阶段就是肾炎得不到控制,正虚邪实进而出现肾功能下降,可用八个字高度概括病因病机:“脾肾亏虚,湿浊淤阻”。
湿、即水液代谢失常,潴留体内而水肿;
浊、即排毒失常侵及五脏六腑及大脑;
淤、即气血运化受阻于肾脏导致肾功能不全或失常;
阻、即肾脏组织受淤浊之毒而部分坏死。
不同的患者,相同的病因,先有脾肾亏虚,后有湿浊淤阻,病程的发展表现不同而已,湿浊淤阻各有侧重而已,在临床辨证中要认真分析:
有的患者以脾虚为主,
有的患者以肾阴虚或肾阳虚为主,
有的患者以肝肾阴虚、水湿内停为主,
有的患者同时具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俱虚而兼有高度水肿、高毒素、湿浊淤阻的症状,
有的患者以浊气独盛为主而兼有五脏亏虚的症状,
有的患者以水饮等湿气为主而兼有淤的症状,
因此在辩证的基础上,以调理脾肾为首要,以拔除湿浊淤阻为根本,则可转危为安,重获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