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复习middot急性肾炎

真题回顾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有

A、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

B、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C、病变严重者有肾小球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

D、电镜下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题目解析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病变严重出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而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多发生在脂性肾病,膜性肾病和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变中,而不发生于急性肾炎。因此,答案为ABC。

考点讲解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本型肾炎多见于儿童,主要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般发生在咽部或皮肤感染后1-4周。

患者抗“O”抗体及其他抗体滴度增高;消耗补体,补体水平降低;肾小球内沉积的免疫复合物介导损伤。

二、病理变化

肉眼观:双肾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肾脏表面充血或有出血点,因此被称为大红肾或蚤咬肾。

镜下观:肾小球体积增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肿胀。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病变严重处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荧光检查可见肾小球内有IgG、IgM和C3沉积。电镜下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多位于脏层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基膜之间。

三、临床病理联系

本型肾炎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轻度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尿中出现管型。儿童患者预后较好,成人预后较差。少数可转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在急性肾炎时,水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水钠储留。而由于水钠储留,血容量增加则会导致高血压。

四、常考概念

大红肾:急性肾小球肾炎

大白肾: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虽有“肾脏肿胀、颜色苍白”的病理改变,但并不被称为大白肾

蚤咬肾:急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高血压肾病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慢性肾小球肾炎

不规则瘢痕肾:慢性肾盂肾炎

请注意文中的下划线,大家都懂的。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西综题库App。

医学生考研

「医学考研路上,你不孤单」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合作请联系app

dxy.


转载请注明:http://www.kaierlighting.com/syvx/111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