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碧尔?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性,24岁,诊断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反复咯血,并有I型呼吸衰竭,病情较重,进展快。主要采用了激素冲击疗法,先期行血浆置换,致病抗体转阴,咯血停止;但后有反复,通过蛋白A免疫吸附更彻底清除免疫球蛋白和致病抗体,咯血停止,胸部CT较前明显好转,患者病情稳定,目前已出院。
1
主诉:
反复咳嗽,咯血2月余,尿检异常2月。
2
现病史:
患者,男,24岁,于医院住院治疗。
患者于入院前2月余始出现咳嗽、咳黄痰,量不多,伴有咯血,呈鲜红色粘稠状,每天7-8次,每次约1-2ml,无畏冷、发热、无咽痛、声嘶、无盗汗、纳差,无肉眼血尿、泡沫尿,无少尿、水肿,无腰痛、腰酸、无皮疹,关节肿痛,就诊当地诊所,予药物口服3天(具体不详),咯血无明显好转,每天10余次,呈鲜红色,时可见血凝块,每天总量约ml,伴胸闷、活动后气促,爬1层楼梯即感气促。
1医院,查“血常规:WBC13.43×/L、NE8.27×/L,HGBg/L,PLT×/L;凝血四项+D-D:正常;ANA+DNA谱:正常;胸部CT平扫:双肺弥漫性病变”,予吸氧、“甲强龙”抗炎、“莫西沙星+头孢噻利”抗感染并辅以止血、制酸、护胃、平喘及化痰等对症处理,咯血未见缓解,气促加重。
之后转诊我院呼吸科后查“血常规:WBC15.24×/L、NE14.27×/L,HGBg/L,PLT×/L;CRP:.00mg/L;尿液检验:红细胞7.04p/ul,尿蛋白—,隐血50(2+)Ery/ul”,两路给氧(面罩+鼻导管)情况下血氧饱和度波动于92%,生命体征不稳,发热,血气检验提示Ⅰ型呼吸衰竭,转入我院ICU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年2月24日),转入后查“血管炎3项,ANCA阳性,GBM阳性,余均阴性;ANA+ENA,均阴性;多次查尿常规均可见血尿;生化全套:尿素氮12.84mmol/l,肌酐.20umol/l”,结合相关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意见,考虑诊断“1.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中毒贫血2.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症3.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4、高血压病1级(中危)”,予血浆置换7次(每次使用白蛋白0ml,血浆ml),甲强龙治疗(.2.25-.2.g/天,.3.1-.3.mg/天,.3.4-.3.mg/天,.3.6-.3.mg/天,.3.8-.3.mg/天,.3.11-.3.mg/天)及环磷酰胺(.2..8g,.3.10.4g,.3.10-.3..6g/天,CTX总量3g)治疗,丙种球蛋白(.2.24-.2.g/天),抗感染,抗真菌,因肝功能异常,并予以保护肝功能等治疗后。患者咯血缓解,体温正常数日,咳嗽好转,少量白痰,无咯血,无恶心,呕吐,无少尿、水肿,无腰痛、腰酸,病情稳定,脱机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左右。期间,患者血压波动于/80mmHg左右,血肌酐波动于34-umol/l之间,尿常规提示有隐血阳性,复查ANCA和抗GBM抗体转为阴性,转回我科继续治疗。
转回我科后继续予甲强龙60mgqd抑制免疫及护胃、补钙等治疗,患者仍有痰中带血,暗红色及鲜红色血痰交替,约每日3-4口,无畏冷、发热,患者及家属要求转呼吸科诊治,经呼吸科会诊后转至呼吸科治疗。转入呼吸科后,予抗感染,抗真菌治疗,并继续甲强龙(.4.2-.4.mgqd,.4.27-.5.mgqd),及环磷酰胺(.4..2g,.4.20-.5.mg/天,目前CTX累积总量6.4g)。患者咯血停止,无明显咳嗽、咳痰,感染控制,并停用抗感染和抗真菌药物。3天后患者于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白痰,伴痰中带血,咯血,无畏寒、发热,无少尿、水肿,无泡沫尿、肉眼血尿,每日约7-8口,复查“血管炎3项: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弱阳性,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弱阳性,余均阴性;胸部CT平扫示双肺弥漫性渗出灶(右肺较前进展,左肺较前吸收),结合临床考虑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可能,较前吸收”,予激素加量至80mgqd治疗2天后咯血无明显好转。请我科会诊后至我科进一步诊治,遂以“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收入住院。本病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尚可,食欲好转,睡眠正常,大便2-3次/天,小便如上述,近1月来体重增加约5kg。2年余前体检发现血压高,自诉波动于/70mmHg,以后偶有测血压于临界值,曾短时间服用降压药治疗(具体不详),血压未监测,1月余前于我科住院血压监测基本正常。
3
既往史:
既往体质一般;2年余前因“急性阑尾炎”于医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可。2年余前外院诊断“慢性鼻窦炎”平素诉偶有鼻塞,流涕。
4
入院检查:
1、查体:体温:36.7℃,脉搏: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4mmHg,神清,满月面容,水牛背,自主体位,轮椅入院,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散在暗红色丘疹,稍高出皮面,无明显瘙痒,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视诊外形稍膨隆,腹部皮肤可见散在紫纹,触诊腹肌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
2、辅助检查:(年5月5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32×/L,中性粒细胞比率81.70%,血红蛋白.00g/L,血小板×/L.CRP:13.50mg/L。血型鉴定:ABO血型B型,RH血型阳性,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阴性。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IU/L,肌酸激酶20IU/L,余正常。凝血+D-Di: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3.30秒,余正常。生化急诊:尿素氮5.93mmol/L,肌酐67.30umol/L,葡萄糖9.67mmol/L.PCT<0.05ng/ml。.5.6术前Rt(定量):乙肝表面抗体.01Miu/ml,余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5.8ESR:12.00mm/hr。生化全套:总蛋白55.05g/L,白蛋白36.87g/L,谷草转氨酶13IU/L,谷丙转氨酶43IU/L,尿素氮7.49mmol/L,肌酐53.60umol/l,尿酸umol/L,钾4.0mmol/L,钠mmol/L,氯mol/L,钙2.19mol/L,磷1.39mmol/L,镁0.77mmol/L。PCT:<0.05ng/ml.T亚群:总淋巴细胞百分数10.40%,总T细胞百分数85.40%,T4细胞百分数21.10%,T8细胞百分数34.90%,总T细胞百分数85.40%,双阴性细胞百分数24.40%,余正常。粪便检验+OB: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71×/L,中性粒细胞比率81.90%,血红蛋白.00g/L,血小板×/L.CRP:7.87mg/L;.5.9血管炎3项(ANCA):均阴性。IgA、IgM、IgG+C3,C4:免疫球蛋白G6.34g/L,补体C30.75g/L,余正常。.5.10胸部CT平扫:双肺弥漫性渗出血(较前吸收),结合临床考虑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可能,较前吸收。IgA、IgM、IgG:免疫球蛋白G3.56g/L,余正常。肝功能检查:总蛋白52.95g/L,白蛋白37.04g/L,球蛋白13.72g/L,白球比例2.85,谷草转氨酶14U/L,谷丙转氨酶66IU/L,AST:ALT0.21,碱性磷酸酶42IU/L,余基本正常。IgA、IgM、IgG:免疫球蛋白G1.80g/L,余正常。.5.17胸部CT平扫,双肺弥漫性渗出血(较前吸收),结合临床考虑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可能,较前吸收。
(年4月28日,我院)血管炎3项:ANCA弱阳性,anti-GBM弱阳性,余阴性。
(年5月2日,我院)血管炎3项:ANCA弱阳性,anti-GBM弱阳性,余阴性。
(年5月3日,我院)胸部CT平扫,双肺弥漫性渗出灶(右肺较前进展,左肺较前吸收),结合临床考虑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可能,较前吸收。
5
诊断:
1、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中度贫血;
2、高血压病;
3、低T3综合征;
4、毛囊炎;
5、慢性鼻窦炎;
6、阑尾切除术后。
6
治疗过程:
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于.5.6-.5.8予甲强龙mg冲击治疗3天,并于.5.6予血浆置换一次,.5.9、.5.11、.5.16各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1次(共3次,每次治疗的再生血浆量约5.2L、5.0L、5.2L),血浆置换及每次血浆吸附当日治疗前均予甲强龙mg静滴,过程顺利,之后予甲强龙60mgqd继续免疫抑制及保肝、护胃,调节免疫力等治疗。患者未再咯血,复查胸部CT较前明显好转,病情稳定,要求出院。请示上级医师后同意办理。患者于5月18日出院,目前环磷酰胺累积量6.4g。
附:该患者的治疗过程
请输入标题bcdef
7
治疗结果:
患者在使用激素及环磷酰胺的基础上,共行8次血浆置换和3次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其中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的再生血浆量共约15L,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下降,ANCA和anti-GBM转阴,咯血停止,胸部CT较前明显好转,患者病情稳定,目前已出院。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患者检查ANCA及anti-GBM均阳性,诊断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反复咯血,并有I型呼吸衰竭,病情较重,进展快。主要采用了激素冲击疗法,先期行血浆置换,致病抗体转阴,咯血停止;但后有反复,通过蛋白A免疫吸附更彻底清除免疫球蛋白和致病抗体,更有利于控制病情。
抗GBM抗体疾病(合并肺出血为Goodpasture综合征)的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其主要特征是抗GBM抗体阳性或升高,该抗体可结合肾小球基底膜和肺泡基底膜,引起炎症反应,造成肾损伤或肺损伤,继而表现为肾功能衰竭或肺出血、呼吸窘迫、衰竭等。国内外已经将蛋白A免疫吸附用于抗GBM抗体疾病的治疗,临床实践表明,该疗法可以快速清除anti-GBM,清除效果优于PE和DFPP,并且联合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可以持续有效控制anti-GBM水平;同时快速改善肺功能和肾功能,控制患者病情[1,2]。
蛋白A免疫吸附可在疾病活动期使用,并建议尽早使用,可以快速清除致病抗体,迅速控制病情,减少或避免使用激素冲击,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并在后期联合低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维持病情。蛋白A免疫吸附是一种新型的血液净化技术,可作为药物抵抗或药物效果不明显、顽固性或重症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1.BiesenbachP,KainR,DerflerK,PerkmannTSoleimanA,BenharkouA,DrumlW,ReesA,S?emannMD.Long-term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