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黄芪颗粒
成份:黄芪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颗粒;味甜。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2次。
9.保肾康片/阿魏酸哌嗪片
成份:阿魏酸哌嗪。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mg(2~4片),一日3次。规格:50mg×50片
不良反应:尚未发现有关报道。
禁忌:对阿魏酸哌嗪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生殖试验未见明显的胚胎毒作用和致突、致畸效应。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1)药理:本品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微血管、增加冠脉流量、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2)毒理: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一级昆明种小鼠口服LD50为:.1±.7mg/kg,可信限为95%。长期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健康成年雄性狗隔日静注阿魏酸哌嗪mg(连续30次)的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证明阿魏酸哌嗪毒性较小,可供临床使用。生殖毒性研究表明:经过对Wistar种大鼠以腹腔注射和灌胃两种途径实验未见明显的胚胎毒作用和致畸效应,表明该药在致畸胎方面基本上是安全可靠的。致癌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阿魏酸哌嗪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TA的诱变作用,阿魏酸哌嗪骨髓微核试验和阿魏酸哌嗪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试验,表明本品无致癌性。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吸收血药峰时间为29分钟,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27分钟,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5.5小时。本品在体内分布较广,除肝、肾血液中分布较多外,在胃、小肠脂肪中分布也较多,本品排出主要从尿、粪便中排出。能透过胎盘屏障。
10.地黄叶总苷胶囊
成份:地黄叶总苷。
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浅棕色至棕褐色颗粒及粉末;气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凉血活血。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轻症属气阴两虚证者,症见蛋白尿、血尿、面色无华、少气无力、手足心热、腰痛、浮肿、疲倦乏力、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弱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2次,一次2粒。疗程为8周。
规格:每粒装0.2g。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2次,一次2粒,疗程为8周。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轻度腹胀。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临床试验:本品于2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临床研究,于2年12月至5年3月进行了Ⅰ、Ⅱ、Ⅲ期临床试验。Ⅰ期临床试验观察了健康人对地黄叶总苷胶囊的耐受性和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共观察42例患者,单次给药分为50mg、mg、mg、mg、mg、mg共6组,多次给药为75mg、mg共2组,经用药后的体温、呼吸、脉搏、收缩压、心率、体重以及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心电图检查,未见与药物有关的明显异常。Ⅱ、Ⅲ期临床试验采用平行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以益肾康胶囊为对照,观察了地黄叶总苷胶囊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血肌酐<μ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3g,平均为0.83±0.93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Ⅱ期临床试验的总病例数为例,地黄叶总苷胶囊组例,益肾康胶囊组例;Ⅲ期临床试验的总病例数例,地黄叶总苷胶囊组例,益肾康胶囊组例。地黄叶总苷胶囊的用法:口服,每次2粒,一日2次;观察疗程为8周。主要疗效性观察指标为尿常规中尿蛋白、尿红细胞以及规定时间段内的尿红细胞计数和尿蛋白尿定量,中医相关症状、肾功能等。试验结果显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总体疾病疗效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尿蛋白控制、显效、有效及无效总体比较,地黄叶总苷胶囊组优于益肾康胶囊组;对血尿改善的疗效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气阴两虚中医证候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对尿常规中尿蛋白、血尿的影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尿中红细胞计数和尿蛋白定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黄叶总苷胶囊组经过约例治疗前后的血、尿、便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和心电图检查,未发现与服用地黄叶总苷胶囊有关的异常和异常加重,Ⅱ期临床试验中,地黄叶总苷胶囊有1例出现轻度腹胀,认为可能与药物有关。
药理毒理:本品对小鼠和大鼠IgG加速型肾毒血清肾炎、大鼠C-BSA肾炎、大鼠被动Heymann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降低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尿素氮、胆固醇和肌酐,减轻肾组织病损以及减少IgG和C3补体在肾小球的沉积。
11.千斤肾安宁胶囊
成份:千斤拔,淫羊藿,补骨脂,冬虫夏草,红参,黄精,制何首乌,地黄,薏苡仁,广山药,芡实,鹰不扑,三七,大黄。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粉末;气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利尿降浊。用于慢性肾炎普通型(脾肾两虚证),氮质血症期慢性肾功能不全。
规格:每粒装0.5g。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1)白萝卜、椰菜类、芥兰空心菜、西洋鸭(番鸭)。
(2)榴莲、香蕉、柑子、橙子、柚子等含钾高的水果。
(3)花生、豆类等高蛋白植物类食物及其制成品。
(4)每日肉、鱼、蛋等高蛋白食物总共不过g(2两)。
(5)过热、过燥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
(6)孕妇禁服。
注意事项:病重者注意综合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2.血尿安胶囊
主要成分:肾茶,小蓟,白茅根,黄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紫癜性肾炎、隐匿性肾炎、IgA肾病等疾病所致血尿,症见小便黄赤灼热,尿路刺痛,舌红,脉数等诸症状者。剂型规格胶囊:0.35g/粒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重症者可酌情增加剂量。10天为一疗程。
注重事项:服药期间慎用辛、辣、香、燥食物。
13.肾炎温阳胶囊
成份:人参,黄芪,附子,党参,茯苓,香加皮,白术,肉桂,木香,大黄,葶苈子。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粉末;味苦、微辛。
药理作用:本品有降低急性血清型肾炎家兔循环免疫复合物(CTC)值和降低尿蛋白、尿素氮、肌酐等作用。
功能主治:温肾健脾,化气行水。用于脾肾阳虚,水湿潴留所致的水肿,症见全身浮肿,面色苍白,脘腹胀满,纳少便溏,神倦尿少;慢性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规格:每粒装0.48克。
14.火把花根片
组成:火把花根片是采用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昆明山海棠的根加工而成,其有效成分为生物碱、萜类、内醋、酚酸类等。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
适应症:类风湿性及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脉管炎、银屑病、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药理作用:经八种免疫模型、十余种炎症模型及二种镇痛模型的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火把花根片具有明显抑制病理性免疫反应、抗炎、镇痛作用,且承受剂量加大,作用增强。
毒性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及致突变实验结果表明火把花根片属于低毒药物,对血象、肝肾功能及肝、心、脾、肾、胸腺等脏器无明显影响,长期应用不会导致免疫系统损伤。
临床研究:(1)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品对该病有独特疗效,有效率为93.6%,能使关节疼痛,肿胀等迅速消退,功能障碍减轻或消失,一般服药后2周内即取得明显疗效,2-4周达到最佳效果。(2)慢性肾炎本品有效率为87.1%,消除尿蛋白疗效明显,临床观察例,以大剂量强的松或强的松加环磷酰胺(静滴)治疗的例对照,结果表明火把花根片的疗效与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相似,但火把花根片的平均显效时间26.6天,强的松则为66.1。且火把花根片治疗组无一例出现类似激素治疗之低钾、满月脸、多毛、失眠、心悸以及免疫抑制或继发性感染。(3)脉管炎 本品对紫癜、寒冷性红斑、多形性红斑、结节性脉管炎均有较好疗效。万以对寒冷性红斑和多形性红斑的疗效为突出。(4)系统性红斑狼疮、麻风反应、银悄病 本品可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及内肘损害缓解、消退;使麻风反应迅速中止;使银屑病皮损缓解、消失。
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每次3-5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1-2月为了疗程。可连续服用2-3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胃脘不适,恶心感,饭后服药可减轻。
注意事项:伴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或拟生育的青年男女慎用,儿童慎用。
规格:0.18g×片/瓶。
15.雷公藤多甙片
主要成分:雷公藤多苷。
药品类别:调节免疫功能类
药理毒理:雷公藤多甙片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在抗炎作用方面,它能拮抗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实验性炎症及关节炎的反应程度。在抑制免疫作用方面,它能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
适应症:雷公藤多甙片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病、肾病综合征、紫瘢性及狼疮性肾炎、红斑狼疮、亚急性及慢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亦可用于过敏性皮肤脉管炎、皮炎和湿疹,以及银屑病性关节炎、麻风反应、白噻氏病、复发性口疮、强直性脊柱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每kg体重1-1.5mg,分3次饭后服。一般首次应给足量,控制症状后减量。宜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反应,一般可耐受。偶可见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可恢复。可致月经紊乱及精子活力降低。
注意事项:罕有血小板减少,且程度较轻,一般无需停药。雷公藤多甙片可致月经紊乱及精子活力降低,数量减少,上述不良反应停药可恢复正常。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忌服。服此药时应避孕。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有严重心血管病者慎用雷公藤多甙片。
如果您想了解肾病知识、办理免费咨询及预约挂号(加号),
请浏览张昱大夫个人网站:白癜风诊疗标准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