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1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许多人都认为是由急性肾小球肾炎迁延不愈转化而来的,其实仅少数慢性肾炎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直接迁延而来,或临床痊愈后若干年重新出现慢性肾炎的一系列表现。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系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的结果,如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导致病程慢性化的机理,除原有疾病的免疫炎症损伤过程继续进行外,还与以下继发因素有关:①健存肾单位代偿性血液灌注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跨膜压力增高及滤过压增高,从而引起该肾小球硬化;②疾病过程中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性损伤。
2临床表现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多数起病缓慢、隐袭。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可见管型。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肌酐清除率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贫血、血压增高等),进入尿毒症。
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另外,部分患者因感染、劳累呈急性发作,或用肾毒性药物后病情急骤恶化,经及时去除诱因和适当治疗后病情可一定程度缓解,但也可能由此而进入不可逆慢性肾衰竭。多数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呈慢性渐进性损害,病理类型为决定肾功能进展快慢的重要因素(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较快,膜性肾病进展常较慢),但也与是否合理治疗相关。
3诊断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4饮食注意慢性肾脏病患者真正需要改变的是饮食的结构,适当减少蛋白的摄入量,增加优质蛋白的比例,而且必须保证总热量的摄入达标,关键做好两点!
保证合理的优质低蛋白饮食。就是要吃适量的瘦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食物,总量不能多,但一定要吃,否则人体就会缺少蛋白质,特别是蛋白尿比较严重的患者更加要注意。每天具体应该吃多少量由病情和自身的营养情况决定,可以询问主诊的医生或营养师
维持合理的饮食热量。几乎所有的食物都提供热量,慢性肾脏病患者肉蛋奶类的分量已经减少了,有的还要减少主食的分量,就只能通过多吃些青菜,必要时增加麦淀粉类食物(含极少量蛋白质)来维持热量,以保证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
温馨提醒!患病之体,配合治疗是治愈的关键,但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态也是不可缺少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