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肾炎类型,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0%-47.2%,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
因为得这个病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年纪多在20-30岁之间,当年轻患者出现肉眼血尿、蛋白尿,首先要考虑IgA肾病。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肾小球疾病。病变类型包括局灶节段性病变、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系膜增生性病变、新月体病变及硬化性病变等。
IgA肾病是怎么引起的?IgA肾病是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简称,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多种因素参与了发病过程。普通老百姓可以这样理解:IgA肾病是全身免疫系统(防御系统)在处理“外敌”比如细菌、病毒对身体攻击时,对肾脏的一次“误伤”。“误伤”发生后会导致肾脏损害,出现血尿和蛋白尿。时间久了,会影响肾脏功能,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IgA肾病有什么临床表现?患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1~3天后易出现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后可转为镜下血尿,可伴有腹痛、腰痛、肌肉痛或低热,部分患者在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少数患者有持续性肉眼血尿和不同程度蛋白尿,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需要做什么检查?1.免疫学检查
50%的病人血清IgA水平升高。37%~75%病人测到含有IgA的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2.尿液检查
蛋白尿定量和分型对IgA肾病病情判断、估计预后很重要。蛋白尿1g/24h者常为轻微及局灶性系膜增生为主。中~重度蛋白尿多为弥漫性系膜增生,常伴新月体生成及肾小球硬化。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呈多形性,提示血尿来源是肾小球源性。
3.病理检查
IgA肾病的诊断须依赖肾活检病理,其病理特点是:光镜下常见弥漫性系膜增生或局灶节段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可见系膜区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这是IgA肾病的诊断“金标准”。
IgA肾病都会进展至肾衰竭吗?答案是否定的。IgA肾病预后个体差异很大,有些患者长期预后良好,有些进展迅速。那么,哪些IgA肾病进展至肾衰竭风险更大呢?1)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大于1g的患者;2)血压升高较难控制的患者;3)疾病发现时肌酐升高的患者,一般认为血肌酐超过umol/l,进展风险更大;4)病理表现较严重的患者,如出现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或伴大量新月体形成。IgA肾病要如何治疗?IgA肾病需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等综合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总原则为防治感染、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定期复查。
除了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外,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饮食治疗根据IgA肾病的不同阶段制订不同的饮食方案。
首先要注意优质蛋白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应大于蛋白总摄入量的60%。优质蛋白是指肉、蛋、奶、大豆等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蛋白的摄入量要根据病情而定,肾功能正常而尿蛋白较多者应给予每日摄入量1~1.5g/kg*d,肾功能损害严重时应限制在每日0.6~0.8g/kg*d。
以前的观念认为肾病不宜吃豆制品,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大豆及大豆制品所含植物蛋白属于优质蛋白,可以酌量食用,但要注意限量,可以食用豆腐(g/天)或者豆浆(-ml/天),这里的大豆是指黄豆、黑豆。
其次,IgA肾病患者最好用植物油,尽量少吃动物油。应避免食用辛辣燥热刺激之品,过敏体质的病者应特别注意避免食用含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异体蛋白质食品如虾蟹等。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IgA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约40%的患者存在血压升高的情况,除了应用药物外,饮食控制血压也是不容忽视的。除了限制食用盐的摄入量外,要尽量避免摄入含盐、钠高的食物,如酱油、豆瓣酱、虾酱等调味品以及各类罐头、咸菜等腌制食品。
可用柠檬、番茄、洋葱、葱、姜、蒜、白醋、桂皮等特殊风味的食材来调味,减少钠的摄取。
防治感染感染是诱发和加重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防治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些慢性隐匿性的感染病灶要及时治疗,如慢性牙周炎、扁桃体炎等等。
平时要增强体育锻炼,量力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项目,适当的锻炼可使人充满活力,精神饱满,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改善体质。
避免劳累一提到劳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体力劳动所致,而往往忽略了脑力劳动,过度脑力劳动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于肾病患者来说,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注意劳逸结合,忌过度劳累。
慎用药物大部分的药物是经过肾脏代谢的,肾病患者需要警惕药物性肾损伤,要避免使用成分不清的药物,如不确定所服用药物是否有风险时,最好咨询专业肾内科医生后再使用。
慢病管理IgA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且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对某一个治疗模式照搬不误,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用药方案。通过慢病管理,在医护人员专业的指导下,正确的饮食、生活方式、用药、运动方式,可以促进病情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供稿:医院慢性肾脏病管理团队揭西娜张显龙劳贝妮林雪菲执行编辑:王悦欣审核校对:何明坤责任编辑:宋莉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