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
正常人尿液中有没有蛋白?
正常人尿液中含有极少量蛋白,随尿液排泄的蛋白量一般不超过~毫克/日,其中白蛋白不超过30毫克/日。如此少量的蛋白,用尿常规化验的蛋白定性方法均不能发现。故人在正常情况下化验尿蛋白时,报告应该是尿蛋白阴性。
什么是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
如果尿常规化验报告蛋白定性阳性,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患者均应做24小时尿蛋白量检测,如果尿蛋白量超过3.5克/日,即为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在临床上常导致肾病综合征。
出现蛋白尿是否就意味着患了肾脏病?
肾脏病会出现蛋白尿,但是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尿液中也可以出现蛋白,所以,出现蛋白尿不一定就是患了肾脏病,以下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蛋白尿。
1.假性蛋白尿: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污染尿液时可出现假性蛋白尿,这当然不是肾脏病。所以,女性患者一定要在认真清洗会阴后,立即留取中段尿送检。
2.功能性蛋白尿:为单纯性蛋白尿,尿蛋白量很少,通常在0.5克/日以下。功能性蛋白尿常于发热、剧烈运动等应激情况下出现,应激因素解除后蛋白尿也随之消失,其产生与肾脏功能性改变有关,而没有肾脏病理性改变。
3.直立性蛋白尿:多出现于体型瘦长青少年:患者平卧时尿蛋白阴性,直立(尤其脊柱前凸时)或行走后出现少量蛋白尿。瘦长体型青少年直立时常有内脏下垂,左肾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而出现蛋白尿。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常诊断为“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或“胡桃夹综合征”。
上述列举的假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和直立性蛋白显然不是肾脏病。虽然某些轻症肾脏病患者也能出现上述表现,但必须由专科医生认真鉴别,必要时做肾穿刺病理检查。
尿蛋白量多少能否反映肾脏病严重程度吗?
??在一定意义上,尿蛋白量多少能反映肾脏病严重程度。如隐匿性肾炎,尿蛋白量均少于1.0克/日,而肾病综合征则呈现大量蛋白尿,尿蛋白量多于3.5克/日。现已知道,大量蛋白尿若久治不愈,其本身即能促进肾脏病进展,故大量蛋白尿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
在某种情况下,尿蛋白量又与肾脏病程度不一致。如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病情已严重至尿毒症,但是尿中蛋白却常常不多,这与终末期肾脏病时多数肾小球已硬化,血浆蛋白已不能再从肾小球漏出有关。另外,某些十分严重的肾小管间质疾病,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它们能导致急性肾衰竭,病情危重,可是尿蛋白量也不多。
所以,尿蛋白量多少是否能反映肾脏病严重程度,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什么是微量白蛋白尿?
某些肾脏疾病在尿常规化验蛋白定性阳性前,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即已增加,此时可用灵敏度更高的检测方法,如放射免疫检测或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来检测尿白蛋白量。可留取24小时尿或夜间8小时尿做尿白蛋白定量检测,其值在0~毫克/日(或20~微克/分钟)范围即为微量白蛋白尿。
另外,也可留取任意一次尿做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化验,一般认为此比值在0.03~0.3范围也提示微量白蛋白尿,但是任意尿化验必须多次异常才有肯定意义。
微量白蛋白尿有何意义?
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做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诊断及治疗及其继发的肾损害有重要的意义。
1.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提示已发生糖尿病肾病。
2.高血压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原,虽还不能诊断高血压肾病,但已提示内皮功能受损,必须积极控制高血压。
END
医院肾内科